从邓氏宗祠家塾碑看乡村传统文化

2020年初,笔者在通江县大兴乡(今民胜镇)火铺山村,偶然发现两块邓氏宗祠家塾碑,勒碑时间为民国十年壬戌岁秋八月朔六日。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族人将家塾碑从祠堂悄悄撤走,埋于地下,才得以保存。至2017年,邓廷春等率族人从地下挖出,家塾碑重见天日,立于祠堂旧址。家塾碑每块高2米、宽1.3米,两碑中间有断痕,保存较好。细读碑文,惜断痕处文字无法辨识,但瑕不掩瑜,文辞精美,内容丰富,价值很大。整理、挖掘该碑文对于研究邓氏家族文化、地方历史文化,尤其对当下开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邓氏宗祠
邓氏宗祠

碑文共三部分,一是宗祠创建及重修背景、历程;二是族规族训;三是功德录及宗派约定。现择其一、二解读。

一、关于火铺山村建置沿革的考证

《邓氏宗祠家塾碑》有乾隆时期土地权属纠纷产生诵端的记载“……盖此产(家族公产)自启永祖移扎□,被通民三姓侵占越两世,高祖仕珍、汉卿等讼历

据《通江县志》(1998版)、民国《续修江县志稿》、民国《巴中县志》和当地赖氏墓碑记载,并实地走访调查,大兴乡火铺山村在民国早期分为两块,以玉皇庙遗址左侧小沟为界,沟左侧即现1、4、5、6、8社大部分为飞地,属时巴中县明山乡四甲辖;右侧及梁上、坎下的2、3、7、9社等属通江县新场乡辖(清末为通江县新昌里一甲)。民国三十年,国民政府整编保甲,解决飞地带来管理混乱的问题,火铺山飞地划入通江,并属时鸣盛乡(后改民胜)辖。目前火铺山村邓氏后裔主要聚居1、4、7、8社,共220户约千人,大部分居当年飞地范围。

二、宗祠演变及宗族管理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宗族自我管理在汉民族自古有之,历代官府在编制甲的时候,大致采用10户以上为一甲,按照地域和姓氏,往往把同族人按户编在同一甲,便于宗族管束。宗族对族人的约束和管理,是得到官府认可的,在封建社会的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宗族管理的有效手段就是通过建祠堂(建总祠、分祠各姓氏规定不尽一致)、设置族规、家训等。祠堂是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也是各房子孙办理婚、丧、寿、喜的场所,还是族亲为了商议族内重要事务的地方,旧时宗族的决议体现了当时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合法性、严肃性、权威性和强制性。

《邓氏宗祠家塾碑》对于本祠的创建及当时宗祠会的盛况、衰落、重修选址和资金来源,都作了清晰的介绍。“……沿者我族旧有宗祠会,每户出谷三升,逾三周腋果裘成,实堂祖为举,创始□□中叶,基础几失。己卯,予弃业归田,不忍废之垂成,乃与诸叔芝廉、芝彦、芝山整顿旧绪,仅存□之一二,经营数载,略可动功。惜谋之族人,基址不孰,予语于众曰:计□祖宗、子孙,何必与不明?大□皆相商,况我族原有官产可赎,不劳另置乎”。同时又将重修祠堂的目的进行阐述及今后的维护经费作了规定。“予虑蓄积富饶,必有不肖子孙,窃视利权,难昭久远。爰修堂舍数间,遵章立为初级家塾,每年修金六十串”。并进一步明确宗祠官产的管理原则,对后世子孙寄予厚望,言辞凿凿,掷地有声。“他如事关公忿,临时筹量,不得于正额内裁损分毫,免借端生事者蚀蠹中饱。条□列右,兹不复赘。果由此而进垂为家法,伦纪秩然,造就匪浅,人才叠出,门庭必大。末族虽微,亦可家训,诵户□□比迹武城,驷马高车追宗范氏”。

祠堂资产概况、管理原则、使用范围公开透明,勒石成碑,对今天的村务、财务公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THE END
打赏
海报
从邓氏宗祠家塾碑看乡村传统文化
2020年初,笔者在通江县大兴乡(今民胜镇)火铺山村,偶然发现两块邓氏宗祠家塾碑,勒碑时间为民国十年壬戌岁秋八月朔六日。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