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通江水运
四、码头扎水寻逍遥
船工的生活有苦有泪,但他们忙里偷闲,苦中寻乐。“扎水”“圆载”的日子,就是他们寂寞、野性释放的时候,码头上的大小餐旅馆就是他们的逍遥乐园。
船工在水上是“武孽”的,六亲不认,稍有闪失就要受到大家的指责,驾长的谩骂,铸成大错挨几桡片也是常事。别看这批“光屁股”的黢黑汉子,船一靠岸,穿上压箱的衣服,收拾一翻,稍加打扮,枕头下摸出那用手帕捆得扎扎实实的钱袋子,便吆喝抖擞起来。三个一伙,五个一群走向码头,老船工探亲访友,约会相好,年轻人进馆子。大小旅食店的老板娘早已算计好这个日子,她们浓妆艳抹,大呼小叫,扭腰作势,哈哈相迎,双手将胸脯拍得山响,一语双关道:“快进屋,早准备好了,你们莫:红苕饭上去(气)——就粑了。”于是大家将水上的寂寞尽情释放,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猜拳行令,通宵达旦。钱不分彼此,为摆阔,将胸前衣襟里的钱包掏出往桌子上重重地一放,便大声呼叫“老板娘打两斤烧老二”“老相好,切一斤牛肉”“乖乖,端两笼肉包子上来”。这时的钱,不是钱,是自我的释放,是辛勤的犒劳,是余生还在的庆幸。晚上就在馆子仗酒兴找乐子,寻逍遥。码头上的大姑娘、小媳妇也特别“花”,主动积极围在他们身边,听他们海吹外面世界的逸闻趣事。痴迷时,恨不得也变成男人,与他们同闯江湖。这时,贼胆的船工就会在她们身上抓摸几把,胆子更大的则把女人往怀里扯,喷着酒气,凑上胡须,胡乱亲几口,屋子里的人爆发出狂乱的笑。女人们也被船工取了“花俏”的新名,心肝宝贝地叫着,这也成了他们日后走水行船时挂在嘴边的念想。
通江河道成于自然,先人们就利用自然,用舟、筏、船为工具,以城镇、码头为基地,走出大山,通江达海,开辟了一条成本低、能耗少、投资省的南北经济发展、文化融合的大通道,为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述传 向溥泉)
THE END
1
打赏
海报
历史上的通江水运
一、汇溪成河有运力
“通江”之名来自唐代。天宝元年(742),置“通江县”。《太平寰宇记》:“以邑枕巴江故为通江。”
通江之水来自巴山。罅隙涓涓而出,汇……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