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通江水运
二、筏舟成形有运势
汇溪成河后,賨人、巴人利用“水能浮木”之理,“编木为筏”“凿木成舟”“剡木为楫”,走水,讨生活,尽享水利之便。
《易经》:“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县域内的水上运输,最早是河流漂送、木筏运输、竹筏运输、木船运输、铁船运输,区域作业、短途运输、长途运输。
通江在万山丛中,林木资源丰富。下游城镇所需大量木材,常来购买。彼时不通公路,运输靠人力、畜力,成本高,运量小。每年的6月至9月是洪水多发季节,人们就利用洪水,漂送木材。沿途有人随江而走,搁浅的,拨下水;冲上岸的,收拢,或就地处理或等下次洪水来临。
木筏运输,主要运输木材。木材分方料、长料两类,方料每筏扎一千至二千件,长料即原木,每筏扎四百至六百根。三五个筏子组成一个大筏子,放筏工人称桡工,每二十到四十人不等。每筏有舵爷一名,前后用手语指挥。筏上搭窝棚,食宿其内。木筏经江口、三汇、合川,远达重庆。木筏运输有史可考的是,瓦室镇石洞口石壁上明朝马廷吏等奉旨采伐楠木的石刻,文曰:
永乐四年八月十三日
钦奉圣旨采办木料
本县钦差总甲马廷吏□□□□□等,前在白崖山场内,采办堪中楠木十筏,致十二月拖曳直抵肖口河下,运赴重庆府接迎,赴京交割。
太岁次丙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记
文中“采办堪中楠木十筏”,以大筏100米,小筏60米计,至少在600米以上。
清朝初期,“渠县初不产茶,于雍正九年(1731)奉令设立茶商,认销通江县茶,腹引五十张(一引为100-120斤,腹引一张即300斤)”。茶引法是宋代茶叶专卖法的一种,沿用至清代。“茶引”又称护票,是茶商缴纳茶税后,获得的茶叶专卖凭证。茶商于官场买茶,缴纳百分之十的引税,产茶州县发给茶引,凭此引贩运茶可免除过税。茶引,类似现代的购货凭证和纳税凭证,同时也具有专卖凭证的性质。《明史·食货志四·茶法》:“四川茶引之分边、腹也,边茶少而易行,腹茶多而常滞。”通江茶沿巴江、通江航道送达渠县,年运量达5000斤。
清宣统年间,渠县三汇火柴厂生产的火柴,沿通江、巴江航道行销。
民国时期,通江邮出的重信(包裹)由民船承运至三汇镇;部分食盐改陆运为水运,从三汇装船至江口镇,再转运县东瓦石铺等地。瓦石铺是水、旱码头,物资集散地。江口、三汇、渠县、广安、合川、重庆,乃至武汉、上海等地客商以洋油、洋布等生活用品换取木材、银耳、茶叶、皮毛货等土特产品,生意兴隆。
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时期,在小江口成立了木船工会,集木船600余只,在大小通江河、长滩河运送红军、物资。
1933年1月,龙治邦船队10只船,在红军战士的押运下,从涪阳运粮4万斤到永安。红军反六路“围剿”前,组织55只船,从江口运谷子200万斤到毛浴、瓦室、永安、通江等地贮存。
1934年10月,“宣达战役”大捷,缴获了刘存厚部的兵工厂、被服厂、造币厂、印刷厂的设备,除人力搬运部分外,较重部分船运到罐子潭。当时罐子潭码头,船只首尾相连达十余里。
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时期,行驶在大小通江航道、长滩河航道的船只达1000余只,运输量达6亿斤,仅粮食运输就达1500万斤。
抗战时期,县木船运输繁忙,民国32年(1943)—民国33年(1944)运出军粮6.3万余石,生铁40万斤。私商更为活跃,往来穿梭,运进运出,通江的“死角粮”经木船工人日晒雨淋,风雨同舟,极大地支援了抗日前线,作出了通江人应有的贡献。
抗战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军队“强封粮船,估搭兵差,沿河乡镇保甲估拉运粮船夫及运粮民夫抵充壮丁,船家因之畏缩隐避”,有的变卖船只,有的沉船自保,仅少数“交通掌握者”的船只幸存,通江河运受到极大打击。
1950年,全县长航船仅135只,405吨,年货运量10680吨。
1950年1月,通江县人民政府成立,赓即成立了木船工会,把航运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渠道。积极投入资金疏浚航道,建造新船,大力发展航运事业。一年内,新造木船、帆船50只,渡船29只,维修57只。1956年5月1日成立了“五一木船社”,组建运输合作社,建章立制,培训驾长,设立安全员等,船运空前繁荣。至1996年客货周转量达66450236吨/人公里。
1979年后,水上运输急剧减少。一是公路修通,汽车运输更便捷;二是沿河修筑公路时,大量土石倾入河中,河道淤塞;三是开发水能,修建电站;四是水上事故频繁。至1983年县境内仅有渡口和区域采砂船,无常年货船往来。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