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方言发音人传播地方文化
受传统习惯、文化因素、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能说地道方言的人越来越少,很多方言的造词能力严重衰退。为此,2010年,国家教育部、国家语委着手建设国家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对各地方言和地方普通话进行数据采录,在国家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永久保存,供语言研究使用。
脸颊叫“脸包子”,膝盖骨叫“客膝波罗”,手肘叫“倒拐子”……没想到说这些方言土话,竟然还能拿“国家证书”。去年,通江县6名方言发音人获得由国家语委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共同颁发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四川汉语方言调查·通江课题发音人的荣誉证书,表彰他们为国家语言资源保护事业作出的贡献。
筛选发音人要“软硬件”兼备
方言是区别于标准语的某一地区的语言。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逐渐失去用方言表达的能力,甚至听不懂老一辈口中的一些方言。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教育部、国家语委为保护及保存地方语言文化,并向社会提供语言资源和口头文化资源服务而启动的一项全国性工程,通过对调查点方言和地方普通话发音人进行纸笔记录、录音、摄像等方式,将采录的数据以数字化方式存入国家和省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永久保存。
2018年,通江县文化馆向四川省语保工程项目申报,被确定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四川项目建设地区。7月,县文化馆与县语言文字委员会启动了“通江方言和地方普通话发音人”语保工作,向全社会发起发音人征召公告,征集组织了大量参与者,经过四川师范大学专家团队严格遴选、审核,最终确定“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四川汉语方言调查·通江课题正式发音人。其中方言发音纯正,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音洪亮清晰,获得专家组高度认可的由国家语委颁发荣誉证书。
“想要成为方言发音人并不容易,除了要能说一口地道的通江话这个‘软件’,在年龄、学历、地域等方面都做了硬性要求。当时共有近80人参加面试,最终只有6个人获得国家语委颁发的证书。”通江县文化馆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介绍。
应征发音人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据了解,在发音人年龄、性别、出生、生长、居住地及语言环境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共分为:老年男性A类方言发音人、老年男性B类方言发音人、老年女性发音人、青年男性发音人、青年女性发音人、地方普通话发音人、口头文化发音人七类。
老年男性A类方言发音人和老年女性发音人,要求出生于1953—1958年之间,老县城人,身体健康,无缺门牙的情况,文化水平在小学以上、高中(中专)以下。老年男性B类方言发音人则要求出生于1952年以前,县城、乡镇农村人员均可。青年男性发音人、青年女性发音人要求出生于1983—1993年之间,老县城人。
地方普通话发音人是指能说普通话但水平不高的人士(普通话水平测试相当于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不入级)。口头文化发音人应能用纯正本地话讲述当地口传故事,或者唱念本地歌谣(童谣、摇篮曲、民歌),或者讲述本地口彩、禁忌语、隐语、骂人话、顺口溜、谚语、歇后语、谜语、祭祀词等,或者演唱表演当地地方戏曲。
记录巴中方言独具魅力
四川话属于北方话系统,是北方方言的分支,巴山方言属于四川方言的分支。在巴山方言中又有一些差异,如通江人在表示“是”这个意思时,就通用“哦勒”;巴州人一般用“哦”。
据了解,巴中方言各声韵调特征是不同于“湖广话”的一种具有早期“南路话”特征的方言,是“湖广话”被带入四川以前的本土语言历史发展至今的结果。其受到“湖广话”、北京话等多种语音的交叉影响,形成如今的语音状态。
巴中地区方言语音属于早期“南路话”,与明代《蜀语》反映的音系相类似。整个“南路话”区域除岷江以西以南以外,扩展至川北川东巴中地区。这也印证“南路话”在“湖广话”进入以前遍布四川各地的观点。
和普通话相比,巴山方言词是双音节词,有词尾,普通话是单音节词,如普通话的“磨、前年”等,方言中则为“磨子、前年子”。方言里有词尾“巴”,普通话则没有,如“嘴、泥、盐”,方言中通常说为“嘴巴、泥巴、盐巴”。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词说法完全不同,如“皂鸡子——蟋蟀、偷油婆——蟑螂、坨子——拳头、二天——以后、剪脑壳——理发”等。
在巴中方言里,读音、用字、词义与普通话不同的动词也比较多,如抽、打、拍说成“产(音)”;浇说成“印(音)”“娇惯、迁就、纵容”说成“惯侍”;“赌气”说成“使信”。还有一些动词的用字与常见的名词、形容词用字相同,但在普通话里有不同的说法,例如“马起脸——沉下脸”“他把我方起了——他使我难堪”。
虽然西南官话内部的一致性很高,但隶属成渝片的通江方言受地理环境和外来移民的双重影响,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和普通话相比,通江方言的特点在于:声母方面,n、1不分。在通江方言中还有很多两读的现象,如细既可以读作(si)也可以读作(s),惜既可以读(si)也可以读(s)。声调方面,通江方言的特点是中古的入声字大部归入阳平,极少例外,符合“西南官话入声字归阳平”的特点;浊上大部归去声,符合大部分北方方言“浊上归去”的特点。
方言发音人是指会说最正宗、最纯正的地方方言的人。今年70岁的杨中南是一名退休教师,也是通江县文化馆的民俗文化特聘老师、文化志愿者,茅山歌、背二歌等传统民歌他都会唱,他最早确定为通江方言发音人老年代表。
“拿到‘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发音人’证书后,我感觉自己肩上又担上了一分责任,除唱好茅山歌外,还要努力保护地方方言。”杨中南告诉记者,在给发音人录音和录像时,有一本全国统一的方言教材,让发音人用地方方言阅读。内容非常广泛,有日常用语、天文地理、人员称谓、儿歌民谣等,花了几天时间才录好。
杨中南能讲一口纯正的方言,口齿清晰,语言流畅,表达能力强,获得专家组认可。“方言主要靠口口相传,现在一般的年轻人都讲普通话,很多方言土话不会说了。”杨中南说。
保护传播地方文化
方言是一个地方的识别符号,是文化的活化石。
大巴山作为一个独特的地域空间,漫长的历史在这方土地上形成了话语空间,营造出鲜明的人文景观。
2018年是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四川项目开展的第三年,四川师范大学语保调查团队在通江遴选发音人,通过笔记、录音、摄像等方式把正宗的通江话、亲切的乡音进行录制,积极抢救、保护、开发和利用调查点的语言文化遗产和语言文化资源,将其部分保存到有声数据库,意义重大。
65岁的钟正光是6人中唯一一个到四川师范大学进行二次测试的方言发音人,作为土生土长的通江人,讲通江方言,对他来说并不难,可要对着摄像机,用原汁原味的方言读出常用汉字、词汇,却也不简单。“这是我的荣幸,也是作为通江人的责任。”
青年女性发音人王丹是一名教师,作为发音人的她回忆起自己坐在摄像机前面,工作人员让自己根据话题用方言讲故事的情景依然很感激。“地方方言收录国家语言资源库为后辈留存着本地的文化,很有意义。”王丹说。
“语言文化遗产有特别重要的保护价值,因为它既是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通江县文化馆非遗工作部主任张平告诉记者,此次方言收录到国家语言资源库也是对地方文化的一种保护。如通江民间歌谣的题材十分广泛,也是方言演唱,独具地方特色。近年来通江县文化馆启动了民间歌谣的收集整理工作,对原资料中的方言记音、用字等都进行了完善,共收录民间歌谣6200余首。
通江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工作人员雷海介绍,此次通江方言调查点在纸笔记录、音像摄录质量等方面都达到了优秀标准。对方言发音人进行录音和录像是对方言的保护,但这样还不够,方言的传承问题也必须得到重视。如果条件成熟,还将以儿歌、童谣等活泼的形式开展方言教学,传承民歌戏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变化和融合。历经沧桑岁月,依然能通过国家数据库,听到正宗的方言、欣赏到原生态的地方语言,了解传统文化的“前世今生”。
据悉,此项工作共采访了通江县境内的方言发音人20余人,收录整理音像资料3000余分钟,文字资料100余万字,使通江方言和地方普通话进入国家语言资源库,让通江地方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罗曼祯)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