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巴中城闹社火习俗
社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起源于中国上古祭祀活动。中国宋代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可见其延绵之久。
巴城闹社火。巴中早在明未清初盛行春节耍龙灯的传统活动。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二开始耍龙。龙灯队伍颇为壮观,盛况空前。巴城龙灯队伍由各大庙宇发起,有东狱庙,南泉寺,禹王宫,火神庙,玉皇庙,三圣宫,玉皇庙等。龙灯队伍按时出发,依次汇集,行进在大街上,只见龙灯队伍前面一人或多人耍火弹开路,后面为牌灯、鱼灯、彩灯;其次是打钱架、走戏、耍狮子、髙翘;再其次是地台子;最后是锣鼓和龙灯。队伍长达半里,城乡群众拥动在前后观灯。特别是正月十五元霄之夜更是热闹非凡,有十五倒灯之说。火龙飞舞,烟火耀目,更有一番景致。而农村的龙灯,又别有情趣。正月初一至十五,耍龙灯者走乡串户,为农家拜年,活跃于田埂院坝,为山乡添彩增辉。传统新年人称闹社火,表示新年红火之意,寓吉利于其中。常见的是龙灯、狮子、社火、烟火架等传统活动。
社火一般是地台,旱船在中,后接连箫、髙翘等,在左歌唱暂停,杂以鼓乐,唢呐壮景助兴。
1、地台,一般釆用倒置方卓,上搭竹蓬用彩绸盖顶,四柱悬挂彩花,中由男女儿童扮就古戏中的精彩场面,由2至4人抬着游行,现在可用汽车运行更为方便。
2、旱船,篾扎纸糊无船底,上有船蓬,彩绘船身,前后披红挂彩,中扮有艄公和船婆,提船行走。
3、高翘,又名高脚。是用比人高的竹、木棍,在离地尺许以上处绑踩脚蹬,人乘其上,行走自若,有枝艺者还可任意舞蹈,滚翻跟斗,或扮成古戏中人物游行。
其中龙灯有彩龙、火龙、金龙、板凳龙。狮子,有高脚狮子、平地狮子、火狮子。打钱架、花船、蚌壳舞等。巴州镇流行彩龙包括草坝街草龙;恩阳,曾口流行火龙;渔溪花丛的金龙、板凳龙。为恢复民族传统民间活动,1982年巴城出动了彩龙23条,狮子17只,地台88台,旱船25只,高翘7队,莲箫8队,花环1队。其中有民众自发札地台两台,别有自娱自乐风韵。达到了巴城人山人海,尽情尽兴的春节场景。可惜,而今巴城再也看不见民间传统活动了!
(来自:BZ喻哲文)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