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巴中城和农村的“青醮会”

旧时巴中在水稻栽齐之后、薅秧之前,城市和农村年年都要举办隆重的“青醮会”。

青醮会在巴中县城办会地点,一般在南泉寺。庙会由会首(办会的头头)敦请佛、道教中的经教先生(做法事的人)十余人,敲打鼓乐、念经拜忏做“法事”,并将城隍、瘟祖、火神等木质菩萨,抬到南泉寺赴会。

最后一天,进行“飘乡”。行间,有庄严肃穆的仪仗队,人人穿上黄马褂,最前面的两人并行,各敲一面大锣(“号锣”)在仪仗队前鸣锣开道,号锣后面是执金瓜、月斧威严而庞大的仪仗队伍;再次是身穿长袍马褂,手捧香盘的会首;再后是身穿袈裟或道袍手执木鱼和各种乐器的和尚和道士,后面跟着手捧信香的从会人员,最后是抬三座菩萨(每座四人抬)的道班,仪仗队一边走一面吼道(嗬—哦—!)街上居民家家都得焚香、秉烛、并且要烧柏垭烟堆,以表示迎送城煌、瘟祖、火神三菩萨驱散晦气。

凡遇菩萨行经处的过路行人,得停步作揖、叩头,待菩萨走后才能自由行走。街上居民每家每户还要出会钱。

农村办“青醮会”地点,是在当地各大庙宇中(当地庙宇多,则轮流举办庙会)。办会形式与县城不同之处有三:

(一)菩萨只抬有“瘟祖”,庙会办到3—5日后,每户农民要派一人到会去参加“飘乡”。

(二)“飘乡”后第二天,会首就派1— 2人各执一面“扫荡牌”(长方形木牌下一长柄可插于地上,牌上绘画有瘟祖神像,神像前挽拴一稻草把)右书:“天行已过”,左书:“使者须知”,分两路到各处“扫荡”。这两人走到哪家哪户,人们即向扫荡牌上的神像焚香、秉烛,并包五谷杂粮1— 2包挂于扫荡牌上,表示所有瘟疫、疾病,已被瘟祖菩萨带走。

(三)发“灵符”,又称做“醮符”(一种用木刻印成的木长纸条,事先由经教先生做成)。人们就将此符贴在猪、牛圈门上,以此避邪,以求六畜兴旺,同时将符折叠成三角形,撇在竹蔑板上,然后插在秧田中,以示避虫害,使其五谷丰登。每户农民都要给庙会撮一碗,或者出钱给会首。此俗在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废止不传。

THE END
打赏
海报
旧时巴中城和农村的“青醮会”
旧时巴中在水稻栽齐之后、薅秧之前,城市和农村年年都要举办隆重的“青醮会”。 青醮会在巴中县城办会地点,一般在南泉寺。庙会由会首(办会的头头)敦请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