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幺店子
在不远的另一面墙上,又有老人家写的“告示”,这次是教育启发那些乱丢火把竹筒的同志们注意,不要把火把放到屋墙上,谨防失火,抬头一句话是:请赶早场大(打)煤油火把竹筒的同志注意,不要把火把放到屋子墙上,谨防失火。然后写了一件事,警示教育大家,像讲叙故事一般有味。
出门看头事,莫要找些事,
活人不知耻,电筒都买不起。
去年有个人,住在三江村,
半夜去屙尿,火把靠墙根,
弄得厕所燃,赔款几百元,
渡船才碾到,火把都未料。
一年买菜钱,一夜就赔完。
此事自己找,斗起别人笑。
以我看来,有几处错别字。头事的“事”,应是“势”,即头势;“碾”应为“撵”;“料”应为“撂”;“斗起别人笑”的“斗”,应为“逗”。看来,老人是个民间秀才,有点像“李有才”,会把身边的事编成顺口溜教育他人。虽然有的地方欠妥,到底是善心真意。
说这些事,大约十年有余吧。一直想再到南店垭走走,但总动不了脚,不知那对老夫妻还在否?小店是否还开着?告示是否还没脱落?还有多少人进出巴州城,要在这南店垭歇脚?想再次造访,又怕破坏了那份记忆。
忆起南店垭,想像中在苍茫的大巴山,这样的巴山幺店子便如繁星在眼前闪亮。巴山幺店子的兴起和长久存在,与这方山水特殊的地理环境密切相连,连接秦巴之地的蜀道,有一条最重要的道路——米仓道,贯穿大巴山,曲曲折折纵横崇山峻岭的巴中全境。在曾经交通闭塞的漫长岁月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行商苦力、贩夫走卒们艰难跋涉在这条道上,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公路还不通之前,人们都是靠两条腿翻山越岭,跃涧穿林,行进其间。现在已是著名的光雾山桃园景区,我曾与居住在这山里的山民交谈,说起过去,感叹到那一个深刻的难呀。若要从桃园去上两,卖点山货,来去都要一周时间呢。那时的场镇也没这么密集,过往的形形色色人们,歇脚住宿靠的就是这幺店子。即使到了今天,名义上有了一个乡镇所在地,但却不兴市,也不存在有个三六九、二五八当场天,连一个小馆子都没有的不在少数,如南江红四乡、通江的董溪乡等。也就可以想像遥远的过去,要在这条道上赶脚,幺店子之重要了。
一般来说,幺店子是设在小河畔,或在半山腰,但必定是在大路上或垭口上,比如南店垭。这店子可能是木架青瓦房,(如临河边,则必有吊脚楼),也可能是几间洁净的茅草屋,小四合院。大多数的店子周围,有古黄桷树撑起匝地浓荫,有古松柏、银杏树雄峙昂然,似乎成了幺店子的标配,由此也就成了幺店子旗愰,远远地招乎过往行人:快来哟。
这种小店多是占据了地理优势的农户,利用自己家中的闲散劳力,卖点豆腐、面条、卤肉、烧腊、鸡蛋、烟酒、茶水……还可以提供简单的住宿,往往收了住宿费,即可吃到一顿酸菜豆腐便饭。经营小店的多是夫妻、婆媳、母子。
店子因其小,设施也自然就少。简陋的就随便一两间房子、棚子、桥洞子,或者哪里空地哗啦上一烂圈子,摆上木头板子,支上碳火炉子,翘起粗细腿子,就把摊子扯起。随便什么形状的桌子、椅子、或者小凳子。破的,烂的,要垮不垮的,倒高不矮的,铁丝缠起的,绳子绑好的,铺盖线缝的,树疙瘩锯的,纸壳子糊的,只要还可以勉强坐稳当人,勉强放稳当茶杯就行。烧水器物林林总总,各种铜壶、锑锅、鼎罐。茶具各式各样,陶瓷、土碗、搪瓷等,只要可以盛水就行。茶叶多数是颜色较深,枝叶较大的老鹰茶。当然也有认真把店当家打理修建的,周围还栽上些花花草草,按百年老店经营,吃住能落脚这样的店子,有粗茶解渴,有饭菜疗饥,还有床铺可供住宿,而且夏天备有篾扇,冬天有旺旺的火塘。虽然简陋,但在这前不巴村后不巴店的地方,有“住得起、吃不愁”的方便之“家”,一个路途中的旅人,除了这些还需要什么呢?
幺店子客不常满,有时候三两天也没一个宿夜的客人,有客人住店,店主人自是由衷的高兴和热情。这时候,客人不仅是店里的客人,也成了店主人家的客人,同店主人摆摆家常,与店主人家人共餐。在巴山幺店子,大坛喝酒大块吃肉大铺睡觉,大大咧咧摆龙门阵,海阔天空说聊斋。围裹在亲情和温馨里,孤独的旅人在旅途中的落寞便尽行消融了。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