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幅楹联均先写景,以景融情,以情汇景。此情此景,既描绘了“天地献奇观”,“山川留胜迹”的仙境,又抒发了“青云得路”、“泮水登科”的情怀,实在是难得的佳品。难怪朱昱出宰山东、河南、陕西致仕后,仍回“穿云洞”故乡,在曲水的上游“一品桥”溪头上卜筑宅第。回顾一生,“官囊从无作孽钱,仰不愧兮俯不怍”,遂在溪边的一块巨石上题“碧涧清泉”以明志,过着清淡生活,颐养天年。观其景,品其联,略知其人。在火炬镇唐村坝这块沃土上,洞如此之奇,联如此之妙,人如此之美,山如此之青,水如此之秀,当励来者为景添花,为联增彩,为人倡廉,养一代新人,树一代新风,创一代新业。

昔日的“穿云洞”,享誉四方,不少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在洞内外的古璧上吟诗作对,抒发内心的感慨。

凡到此地的游人,无不感到风景宜人;无不心花怒放,心旷神怡;无不留恋忘返,交口称赞:“美极了。”

然而,风景如此宜人的旅游佳境,竟未逃过“文革”,隐蔽在深山老林的穿云洞也难逃脱厄运,菩萨被毁,字牌石碑推掷深潭,而那个造反派头头则一把大火烧了千年古庙,足足燃烧了三天,幸遇一场暴雨才留下现存破庙。而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听人说造反派头头回城后,竟一夜间疯了,胡言乱语,口吐白沫,说对不起穿云洞,请神仙、菩萨宽恕。病过三天,竟一命呜呼。

4 thoughts on “通江县火炬镇景点——“穿云洞””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