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天歌地

人们通常都用“诗天歌地”这句话来概括我们这个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而南江,则要用“诗天歌地”来概括。群众写出的诗篇之多,连起来可以遮天,歌声遍地皆是,终日不息。

今年三月,全县举办了一次群众文艺创作展览演出大会。大会演出了146个自编自唱的节目,展出了诗灯、诗龙、诗塔167个,诗28万余首,还有小说、散文、剧本、歌曲、曲艺和美术作品1500多件。真是珠玉盈眼,琳琅满目。

小河公社有一个农民诗人马继太,她在展览会上展出了200多首诗,其中有的曾在《星星》诗刊上发表,部分已由区文艺办公室编印成册。说昔日眉山女诗人苏小妹才华过人、聪明绝顶,其实也不过“三难新郎”。

马继太在赛诗会上登台吟诗,苏小妹听了也自愧不如的:

我们南江县,
面貌大改变。
烟囱比山高,
工厂把钢炼。
马路通四方,
电灯挂屋檐。
样样建设好,
真正象花园。

这一首诗,和旧时代的诗人写的南江“藤梢横碍眼,石角乱钩衣,地瘠牛倶瘦,水枯鱼不肥”比较起来,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马继太现在已经40多岁了。她生长在一个贫农家庭,12岁就给一家富农当童养媳。红军一来,她就跳出火坑,参加了“童子团”,学会了许多红军歌,当时就是一个出色的歌手。红军北上,她被留了下来,受着痛苦的熬煎。直到1949年南江重新获得解放,她又才放喉高唱。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