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渠河川剧

五、川剧团

川剧团,是达州坊间对位于大西街原“达县地区川剧团”的简称,该单位占地面积3037平方米,其中1221平方米的剧场可容观众1138人。2001年文艺体制改革,达州市川剧团、达州市歌舞团、达州市京剧团、达州市杂技团合并,组成“达州市艺术剧院”,至此“达州市川剧团”成为历史上的一个名称。一些爱好川剧的达州老人回忆,曾家喻户晓的“川剧团”成立于解放之初,该单位虽曾多次更名,但人们还是习惯称其“川剧团”。

通过聂绍红收集的《达县地区川剧团志》复印件,把时间拨回到1950年3月,原达县川剧研究社、游民剧团部分成员及玩友共计40余人,组建成新的达县川剧研究社,它是经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的县一级专业戏曲表演艺术团体,演出地点在火神庙(现在的西街金地阳光大厦位置),与当时的京剧团共用一座戏台,川剧白天演出,京剧夜晚演出。后来,随着开展基层文化宣传的需要,1951年达县川剧研究社改为达县川剧改进社,1953年改为达县川剧团,1958年改为达县专区川剧团,1964年改为达县专区农村川剧团,1969年改为达县地区川剧团革命委员会,1971年改为达县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川剧队,1972年改为达县地区川剧团,1999年改为达州市川剧团。2001年,达州市川剧团被合并前的最后一场演出是折子戏专场,演出剧目有《穿鞋定情》、《失子惊疯》、《杀瞿义》、《杀狗惊妻》。

在那个看戏比看电影更容易的年代,川剧团受时代发展推进,在丰富百姓业余生活的同时,因让那美好的特别的艺术得到推广和创新,两次受邀进入中南海怀仁堂汇演。而如今,川剧团家属楼上的大字标语“弘扬民族文化,振兴川剧艺术”,仿佛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这里曾有过浓厚的传统文化艺术氛围。

六、创辉煌

1958年,川剧团响应时代号召上山下乡巡回演出,共计为基层工人农民演出817场,其中城市271场,农村564场。此后,戏曲舞台艺术受影视艺术迅速发展的冲击,川剧团演出逐年减少。时至2001年12月川剧团被合并前,当年演出仅有20场。然而,自1950年剧团成立至被合并的这51年期间,川剧团创造过多次辉煌。

1966年由张文志、罗立容、曾宪元、胡嘉芝等7人参加四川省赴京汇报演出团,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演出了川剧团创作剧目《管得宽》,受到刘少奇、周恩来、薄一波、陆定一、杨尚昆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合影留念。1983年,川剧团在成都公演《点状元》、《汉官怨》等剧目期间,中共中央委员、国务委员、国防部长张爱萍两次观看演出后,在与演员亲切交谈时见到舞台上的宿铺称,“简单,作风简朴,具有老根据地的特色”。事后,张老秘书送来题词:蓉城放光,巴山辉煌;川剧艺术,精神粮食;品德高尚,大力发扬;勤劳简朴,世代流长。

1986年4月21日,川剧团在京演出由宋小武编写,文先贵、朱家祥导演的剧目《史外英烈》,受到首都戏剧界专家、评论家的高度好评。4月24日,中国剧协创作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和中国戏剧文学会联合召开了有37位专家到场的座谈会。5月8日,《史外英烈》应中央办公厅邀请进入中南海怀仁堂汇演。《史外英烈》在京演出期间,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台分别录像和录音,《人民日报》、新华社、《戏剧电影报》等各大报刊发表新闻、评论、剧照。一时间,弘扬川剧成为戏曲界的重要话题之一,掀起了振兴民族传统戏曲文化的浪潮,川剧团也因此闻名遐迩,“圈粉”无数。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巴渠河川剧
一、旧习俗 巴渠河川剧经历年深岁久的发展,应市场需求逐渐形成一些旧的演出习俗。2008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巴渠川剧史》,由被誉为“剧坛全才”的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