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渠河川剧
三、打玩友
渠河两岸的人喜爱川剧,闲暇三五成群交流学唱川剧过戏瘾,久而久之这种自娱自乐方式被俗称“打玩友”,延续至今。好打玩友者中不乏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如1933年12月至1938年10月,川军21军第四师范绍增两次带着玩友班入驻达县城。范绍增诨名范哈(傻)儿,嗜好川剧,爱打玩友,还经常到茶馆里和玩友一起打围鼓。奉命调离达县时,范绍增的玩友班就地解散,但他离开前给每个玩友派发50块银元,以作生活之用。
相比范绍增,国民党陆军163师师长陈兰亭的戏瘾更大,他的师部常年养有一个玩友班子,聚集了一大批技艺高超的艺人,自己是玩友班的鼓师,且技术一流,在国民党高级军管中亦属少有。陈兰亭本是袍哥大爷,占“义”字,他的部队实际上是一个袍哥集团。陈兰亭为满足嗜好,不惜重金邀请到多个戏班的“高人”,封其师部副官,以师部名义固定支付薪饷,薪饷等级视艺术水平高低而定,外界把这批人称为“玩友”副官。
陈兰亭玩友班上手琴师叫陈大毛,本名陈震权,广安县人,解放后在达县地区川剧团任琴师,历任达县第一、二、三、四届人民代表,1970年病逝。下手琴师龙春和,川南人,系陈大毛的徒弟,解放后在四川省川剧学校任老师。大锣先百川泸州人,大钹王少华江津人,二鼓邹明贵南充人,解放后先、王、邹3人在达县地区川剧团任演奏员。站场(小锣),一般临时找人填充。唱口有:马良玉,男旦,湖北人;曹锡山,须生,自贡人;马敦品,男旦,简阳人,解放后在达县地区川剧团工作;申玉松,须生,成都人,达县中学教师,不领固定薪饷,由陈兰亭送他一些钱作为报酬。解放后,陈兰亭居住重庆时,还经常到大梁子茶馆和玩友打围鼓。
四、研究社
清朝中、后期,达县城里没有固定的川剧演出班社,也无固定的川剧演出戏园子,但在每年农历正月过了,二月初二土地会前后,各地戏班应时而至,在南门外金华河滩搭露天台子演出,直到洪水季节到来为止。
民国元年(1912),广安县“全胜科社”在西赵家(赵固乡)演出,被达县城的绅士邀请进城,租郑家祠堂(永久粮库)建“绥乐茶园”演出川戏。次年,达县石桥乡王润堂集资在郑家祠堂附近新建一座“绥乐茶园”,作为全胜班的正式固定演出场地,王润堂遂成“全胜班的老板”,由此全胜班成为达县城第一家川剧班社。后来达县陆续出现的川剧班社有靖国军班、顾青山班、新华舞台、城隍庙戏院、长胜科社、达县川剧研究社、游民剧团。
达县川剧研究社是戏班名称,并非搞理论研究,是唱戏的班社团体。民国三十七年(1948)7月,达县城的玩友王少华、陈震权、先伯川、龙春和、邹明贵、覃正东、马良玉、高代中、李汉群、胡文志、赖子康、杨国成、周代忠等人,在正南街(今翠屏路)的德光茶馆里成立了“达县川剧研究社”,由达县参议长曾继武和袍哥大爷龙养泉为社长。戏班成立后,曾继武和龙养泉川剧团面找周旅长夫人协商,把她的戏箱行头租借给研究社作为底箱。本是戏迷的周夫人慷慨支持,将留存多年的戏箱赠给了研究社。
民国三十八年(1949)10月,重庆发生“九· 二”火灾后,达县川剧研究社在火神庙(西街金地阳光大厦即其旧地)为受灾居民募捐演出3天,演出剧目《阳河堂》、《南明关》、《桂英打雁》等。募捐演出门票由曾继武、龙养泉出面摊派给各机关、驻军、商人、商贩。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