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渠河川剧

一、旧习俗

巴渠河川剧经历年深岁久的发展,应市场需求逐渐形成一些旧的演出习俗。2008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巴渠川剧史》,由被誉为“剧坛全才”的已故川剧花脸演员何光表撰写。书中提到,巴渠河川剧过去的演出习俗大致有:大贺戏、寿诞戏、神诞寿戏、踩台戏、迷信戏、堂会戏、点戏、打闹台、跳加官、登场、罚戏、挂红放炮、院坝戏。

川剧
川剧

打闹台又名打头牌,一般是在演出前为等候观众或地方头面人物进行的演奏。其过程大体是观众入剧场时,便由二鼓匠(即打堂鼓者)擂击二鼓,之后乐队成员合奏“三吹三打”。“三吹”即锣鼓之中插入的三支唢呐曲牌。第一支往往是《汉中山》。曲牌吹毕,又接着打锣鼓。锣鼓打一阵后,又吹第二次曲牌。如是三次,既谓之“三吹三打”,其吹打时间长短,以打杂师(管事者)招呼“开戏了”为止。还有一种打闹台的方式,不用唢呐,只用打击乐器演奏若干串在一起的锣鼓牌子,其作用与“三吹三打”一样,为的是等候观众或头面人物。

罚戏,顾名思义惩罚,一般是传统表演艺术或剧情违背了常规(包括演出事故)就要受罚。主要是罚戏班或出差错的演员重演或重点一台戏。罚戏是不给钱的,因此无论演员或戏班,演出时马虎不得。院坝戏,每逢天旱求雨或婚丧嫁娶,要请戏班唱戏。也有人为祈告神灵、求财求子,请戏班唱戏,谓之为“还愿戏”。这些戏一般在“万年台”或院坝中演,因而被概之“院坝戏”。

二、川戏班

相传明末清初,渠河一带普建戏楼,但当时依靠戏曲表演营生的艺人得不到社会尊重,被鄙视为“下九流”。如果戏曲艺人参加袍哥会不能进“仁”、“义”两堂,出席酒宴不能坐上席,特别是唱旦角的女艺人,更是朋友羞与为伍,族人不准其进祠堂,死后不能入祖坟,由此各地官方史志不记载“戏班”的事。而据现在能查到的文字资料是在清道光年(1821)以后,才有了各地自办或集资办戏班演唱川戏的记载。到光绪、民国时期,各县城或场镇纷纷创办戏班,对于戏班的记载也就逐渐多了。

据《巴渠川剧史》,清道光年间(1821—1850),川戏在渠江上游巴河沿岸商贾繁荣的白衣、江口、坦溪、兰草、澌岸等场镇(均隶属现在的巴中市平昌县)普通流传。同治二年(1863)通江县草地坝有兴隆班演出(隶属现在巴中市)。同治十年(1871),万源县大竹河街上创办了“鸣春阁剧社”(戏班)。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开江县城隍庙改修结束,川东有名的“同翠班”到此唱踩台戏。民国九年(1920)“全龄科班”在渠县城演出。民国元年(1912),“全胜科班”在达县城郑家祠堂开戏园演出。同年,宣汉县“向茂春戏班”在县城和南坝场一带演出。民国十三年(1924)范先吉在大竹县城创办“竹阳剧社”(戏班)等,这些是渠河沿岸各县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川剧班社中的一部分。后来,有的县多达十几个戏班。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巴渠河川剧
一、旧习俗 巴渠河川剧经历年深岁久的发展,应市场需求逐渐形成一些旧的演出习俗。2008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巴渠川剧史》,由被誉为“剧坛全才”的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