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旧时民俗:文坛
开坛迎圣
主法事为叩请五方五路“阴司兵马”赴会,并请各先生顶敬的师尊、父母及孝氏家中供奉的天、地、家、门、土、灶等大小神灵,和古今亡魂等“降赴”道场,同作证盟。祀灶时,灶前立香案,设“九品”一堂,净茶三杯,素斋一席。主持俯伏宣投牒文,将所做法事如数禀告“灶神”,晓谕神灵,上通“天界”,下投“地府”。歌曰:”灶神灶神,一家主神,坐在山岗,把持水口,书来莫接,状来没迎,好言全奏,恶语深埋,永保孝眷,吉祥清平”。
大开五方
法事用板凳48条、青瓦5正、小碗5个、鸡蛋5只、书五方(东、西、南、北、中)律令,按五方摆设坛门。再用金锡一把,白布一尺八寸,线十八根,盘于金锡之上(代表十八层地狱),然后用石灰划上狱场,现场做“引亡过关”,如“独龙观天”、“二王坐井”、“十八狱门”等格式。紧接为“跑穿花”。由先生领队,边唱神歌边拜边跑,方式有“蛇蜕皮”“鲤鱼梭滩”、“童子拜观音”、“猪蹄壳”、“霸王花”等。然后在五方上香,灵前迎亡,破狱开方。意为将追荐之亡人(含坛内牌位上所书的亡人),一并从“地狱”中提出,开辟五方,颁诏赦除:无论是沿河两岸、关津渡口、他乡异地齐赴道场,毫无阻隔,享受荐歆。
注:破狱时,要用金锡将碗、瓦捶破,但蛋不能破,代表亡人很快被超度了,“来生之日可待”:
诣灵安位
用板凳三条,设立”金桥”一座,再置面盆、面巾、木梳等设“沐浴堂”。孝眷人等随先生口念“南无(纳摩)阿弥陀佛”往返“金桥”三次,为所荐亡灵“消灾免罪”。然后,三声召请,花幡接引,使所荐亡人,无论来自远道近途、关津渡口、他乡异地、十字街前,都顺利通过金桥进入“沐浴堂”内,洗净尘垢,不再污侮神灵,惊动天曹,方顺利入室诣灵安位。此后孝男孝女,俯伏在地,以香帛酒醴、昏素馔肴虔诚示意,敬献亡灵,使亡灵含笑“九泉”,默佑儿孙长发其祥,世代发达。
THE END
0
打赏
海报
巴中旧时民俗:文坛
文坛乃佛教为已故亡人生前的罪愆念经拜忏,开拓通向“幽冥道路”,使其“通关”无阻,在“阴间少受罪”的一种法事活动。佛教和道教,历因教义不同,传释各异,故久……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