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石窟概况(南龛石窟、水宁寺石窟、西龛石窟、北龛石窟)
巴中位于四川东北部米仓山南麓,为古代南北交通要道“米仓道”的必经之处。 “米仓道”在唐宋时期非常繁荣,南来北往的客商、官员及文人多有驻足巴中者。因为通过此道从巴中北上不仅可以到达唐代二京地区,还可由汉中经河西至西域,南下可至四川东部和江南广大地区。南来北往的各种人物在此开窟造像,装彩题词,给我们留下了精美的石刻艺术珍品。所谓“巴中石窟”多系开凿于崖壁上的浅龛,实为摩崖石刻龛像,只有少数深广者稍可称“窟”,因沿袭旧俗,故许多时候人称为“石窟”。巴中石窟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在四川石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经调查,巴中市境内现存石窟尚有59处,处500余龛窟,8000多身造像,其中又以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诸地龛窟保存最好,艺术最精。综其内容,主要是佛教造像,如毗卢遮那佛、五佛、七佛、三世佛、释迦多宝、药师佛、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天龙八部、释迦说法、干佛本身故事、佛教史迹故事、如意轮观音、地藏菩萨、毗沙门天王、舍利塔等。
一、南龛石窟
南龛石窟位于巴中市城南2公里的南龛山上,为巴中石窟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者。据2000年调查,现存有编号的龛窟1 76个,造像2700余躯。这些造像绝大多数集中分布于南龛山神仙坡东面崖壁上,不仅内容丰富,造型精美,其完好程度更令人惊叹不已。造像内容有释迦佛、三世佛、弥勒佛、菩提瑞像、千佛、西方净土变I或称阿弥陀佛与五十菩萨)、阿弥陀佛与观音和地藏、双头瑞像、如意轮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毗沙门天王、观音菩萨、观音与地藏菩萨、诃利谛母I或称鬼子母、九子母l以及经幢和墓塔等。毗沙门天王和反映西方净土信仰的阿弥陀佛与五十菩萨龛像在这里尤其突出,保存完整,是唐代四川非常流行的题材。隋朝的大统一,使南龛石窟造像艺术显露出一种豪放的作风和清新的感觉。>到了唐代,匠师们更以其卓越的艺术才能,创造出了更加杰出的作品。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这些造像艺术已基本摆脱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那种宗教神秘的色彩,明显地呈现出世俗化的趋势,以晋、南北朝以来那种宗教神秘的色彩,明显地呈现出世俗化的趋势,以丰满健壮、雍容华贵为美,以适应当时现实社会的审美习尚。在人物的造型上,比例适度,手法凝练。佛像庄严和善;菩萨像丰满圆润,方额广颐,头束高髻,戴宝冠, “长眉入鬂”, “素面如玉”,神情潇洒。就其身姿,多为两种:一是肢体修长、体“、亭亭玉立者;二为“丰腴腻体”、“曲眉丰颐”的杨贵妃型。弟子像也由梵僧变为汉僧形象。在神灵形象和供养人的雕造、彩绘中,古代匠师们发挥了高超的才能。107号龛是唐代“竖三世佛”龛。主尊为释迦牟尼佛,左为迦叶诸佛,右为弥勒佛。其三佛有两个特点:一是不著袈裟,而穿直襟开口直袍服直至小腹下;二是敞胸露怀,身宽体胖,面部扇平,粗腰大肚。116号龛是初唐的“西方净土变”。龛中之菩萨有各种姿态,坐法随便,有的衣裙撩起,使曲着的双腿裸露出来。这种不拘“礼节”之举,只有在世俗生活中才有,它已远远超出了菩萨的范畴。更有天王,足穿草履,反映了当时川北地区世俗生活之特色,完全突破了宗教的樊篱。61号龛的地藏菩萨,其面相与人无异。更有趣的是,诃利谛母既无头光,也无莲座,怀抱一小儿,身旁有八个孩童,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妇女形象。
南龛现存龛像主要集中分布在山崖东面的北段,始创于初唐,盛唐和中晚唐亦多有开凿。现存唐代的纪年铭文中有开元、乾元、会昌、咸通、中和等年号。山崖的南段主要是墓塔。从唐以降,南来北往的达官显贵和商人们多驻足南龛,造像装彩,也有数不清的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优美的篇章。著名的唐代“严武奏表碑”即刻于山前云屏石上,为历代金石书籍所载。严武为其父所造尊像及造像铭记亦清晰完整。南龛山上唐宋以降的诗词题记到底有多少至今尚无人作过全面统计,其中最多的是宋元题刻游记和清代蟲醴装彩记。它们不仅反映了来此礼佛、参佛的各种人物,也为我们研究当时的佛教信仰状况提供了很好的实物资料,更为我们提供了前述“米仓道”繁荣昌盛的佐证。
二、水宁寺石窟
水宁寺石窟位于巴中市城东37公里的水宁寺镇,是古代巴蜀通往汉中的古道,即“米仓道”的必经之处。现处于巴中至通江、达川公路的三岔口上,有巴中至达川、通江的公路横穿镇前。在北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以前此地称始宁县,因位于南北交通的要道上,当时是这一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水宁寺旧称“始宁寺”,古寺今已无存,而寺前沿水宁河两岸约500米的石岩上至今仍有盛唐造像38龛316躯。其中最精彩的当数位于原寺后山崖上的1-9号龛,此九龛均凿于盛唐,堪称巴中现存窟龛中雕刻最精美、最具艺术价值者。1号龛为双重龛,外方内圆。龛内东方三圣立于正壁,药师佛居中,左手托药钵,右手执锡杖,额上有毫光,面相丰圆,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侍立左右,体态婀娜。内龛外侧二力士形象勇猛,作搏斗状。龛楣两角各雕一身飞天飘舞于朵朵祥云之中。2号龛为释迦说海像,l释迦左右立迦叶、阿难二弟子及二菩萨、二力士。外龛两壁立供养人,内龛二天王背后各立一着俗装的妇女,头绾高髻。4号龛内雕观音倚坐于正壁,头戴宝冠,身着佛装,童男童女侍立左右。8号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像,龛外侧雕二力士。主尊身后饰菩提双树,座侧左右各雕一供养菩萨,天龙八部散布其间,窟顶二飞天翱翔左右,二力士立于柱前。释迦佛大耳饰环,额放毫光,面相丰圆,双手作转法轮印;左侧弟子迦叶,手执念珠,右侧弟子阿难,手捧奉经匣;右侧天王着胡人装,满脸胡须;天龙八部各具姿态。该龛造像人物众多,布局疏密有序,龛后的空旷与侧壁林立的神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古寺前对岸千佛崖上有十余龛小佛,保存情况较差。
水宁寺石窟造像,小巧玲珑,雕刻精细,形态逼真,人物 体态婀娜,多彩多姿。
三、西龛石窟
西龛石窟位于巴中市城西约2公里的凤谷 山西龛村,现存造像90余龛,分布在龙日寺、流杯池、佛爷湾三处,为巴中现存石窟中内容最丰富者。佛爷湾位于山脚下,又称西龛寺,现存龛像集中分布于南北向的一崖面上,共50余龛。内容有释迦佛、弥勒佛、菩提瑞像、七佛、释迦多宝并坐、释迦弥勒并坐、阿弥陀佛与五十菩萨、观音菩萨、释迦老君并坐及墓塔和碑刻等。绝大部分像龛凿于盛唐,其中1 0号龛侧有开元三年(公元715年)的造像记。距离1 0号龛不远的21号龛側有五代时题刻的“检得大隋大业五年造前件古像”题记。21号龛内雕释迦说法像,释迦两侧的天王和力士特别引人注目。力士项饰璎珞,下着长裙,身躯修长,衣着和装饰有别于以巴中他处唐代力士;天王身着铠甲,脚穿长—靴,佩剑,足踏地鬼,舒相坐,与一般的天王姿势不同。窟内顶上的四身飞天和龛楣上十余身伎乐在云气缥缈的漫天花雨中绕塔翱翔,雷公电母显露其间。以前有学者据龛侧铭文认为21号龛开凿于隋代,从而得出西龛寺现存摩崖始创于隋的结论。近年调查发现崖面上有早于开元初期的大型龛像,结合18号龛和21号龛的一些特征,我们认为西龛佛爷湾的龛像有可能开凿于隋,其下限不会晚于初唐。流杯池位于山 腰上,现存两座残龛和一些残碑、墓塔等。其中53号龛内原来雕有西方净土变诸内容,现龛内雕像已风化,但龛顶华美的八角形华盖、两側反映净土世是的天宫楼阁却完好地保存下来。这两座唐代雕刻的仿真楼阁各高2米,分三层,方形台阶,转角斗拱,镂空雕刻,楼阁上雕刻供养菩萨、供养天人和伎乐。伎乐所持各种乐器是研究音乐史的重要资料,而这两座难得的建筑造型更是值得珍视的唐代建筑标本,为建筑历史学家所关注。龙日寺位于山顶,现存30余龛造像,多为初盛唐时期开凿,内容有释迦、菩提瑞像、七佛、千佛、观音、菩提瑞像与弥勒佛并坐像等。
西龛石窟造像艺术,刀法洗练,多彩多姿。菩萨、天神像衣饰华丽,装饰图案工整巧密。
四、北龛石窟
北龛石窟位于巴中市城北1公里的苏山南麓,现存造像34龛窟348躯,始凿于初唐,以盛唐造像最多。北龛石窟佛教造像雕刻精细,线条柔和,小巧玲珑,多彩多姿;有的身躯修长,有的面部丰满。7号窟,高350厘米,宽320厘米,深290厘米。内窟楣的五身伎乐,有的弹古筝,有的吹竹笛,有的弹琵琶,有的击腰鼓,神态十分得意。在窟顶的四身浅浮雕飞天,也随着乐声在天空中飞旋。在窟右壁下方刻有一供养人,头挽高发鬌,身长腰细,着长袍,实为窈窕少女。14号龛的龛楣设计别具一格。在二方连续的卷草纹饰上,雕刻了两身背向飞行的飞天。左角者,手弹琵琶,右角者。嘴吹着笙,都足踏云彩,凭着长长的飘带飞舞。1 2号龛正壁有二身浅浮雕的饕餮,在其颈部坐有一个世俗人物,很似古印度佛教艺术中的雕像。巴中石窟,与我国的莫高窟、龙门石窟等一样,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聪明才智,不愧为我国石窟艺术中的瑰宝。
巴中石窟造像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及特征。
一是注重写实。除佛教特有的造像仪轨外,在一些菩萨、世俗人物等雕造中,匠师们以当时、当地现实社会中各种人物形象为依据进行雕造和彩绘,竟出现了护法天王足穿草鞋、诃利谛母纯为唐代妇女形象的情况。
二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匠师们很注意通过造像五官的配合、人物的身姿手势等整体结构的雕造,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巴中石窟中的人物形象各具不同性格和神情,佛的庄严、菩萨的慈悲、弟子的善良,以及护法天王、力士的威武勇猛,无不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是龛楣精美,装饰性强。匠师们在造像中以人物的雕造为主,但又十分注重龛楣的雕刻、彩绘。设计了很多的屋形龛,雕了花草、动物、天神、化佛等图案。加强了装饰性,并配合主体雕像,对佛教题材内容的表达起到了辅助作用。同时,以绿、红、白、蓝、土红等色进行彩绘,使龛楣有清新的感觉、磅礴的气势。
巴中石窟艺术,多为唐代时期的作品,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当人们进入这些石窟胜地,就会被那些金碧辉煌的彩雕所吸引、所陶醉、所征服。巴中石窟不仅是古代文明的实物见证,也是我们今天研究我国历史、文化艺术、宗教等的重要实物资料。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