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云两角”今何在

一、溯源

“孤云两角”是米仓道途经的山名,该山名与米仓道一样古老。“孤云两角”在米仓道的主路还是支线上、具体位置在哪里,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孰是孰非,难以定论。古今学人所做的考证均难以服人,最终成为历史地理学界的一桩公案。

“孤云两角”山名,最早见于《三秦记》中的一首汉代民谣:

武功太白,去天三百。
孤云两角,去天一握。
山水险阻,黄金子午。
蛇盘乌栊,势与天通。

这首民谣被清人沈德潜收入《古诗源》卷一《古逸》目。沈氏据明代《古诗纪》等旧籍,收集先秦至隋代古诗(歌谣俚曲)代表作七百余首汇编《古诗源》。“孤云两角,去天一握”是说此山离天只有一拳的距离,言极其高峻。

《三秦记》为东汉时期辛氏撰,今存一卷。记秦汉时期三秦(项羽灭秦,分其地为雍、塞、翟三国,谓之“三秦”)地理、沿革、民情、都邑、宫室、山川,是早期地方志代表作。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李昉等人编辑的《太平广记》卷三百九十七《山》引五代王仁裕《玉堂闲话·大竹路》:

兴元之南,有大竹路,通于巴州。其路则深溪峭岩,扪萝摸石,一上三日,而达于山顶。行人止宿,则以縆萝系腰,萦树而寝。不然,则堕于深涧,若沈黄泉也。复登措大岭,盖有稍似平处,路人徐步而进,若儒之布武(疑为“步武”,古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此处意为“脚步”——引者注)也。其绝顶谓之“孤云两角”。彼中谚云:“孤云两角,去天一握。”淮阴侯庙在焉。昔汉祖不用韩信,信遁归西楚,萧相国追之,及于兹山,故立庙貌。王仁裕尝佐褒梁师王思同,南伐巴人,往返登陟,亦留题于淮阴祠。诗曰:“一握寒天古木深,路入犹说汉淮阴。孤云不掩兴亡策,两角曾悬去住心。不是冕旒轻布素,岂劳丞相远追寻?当时若放还西楚,尺寸中华未可侵。”崎岖险峻之状,未可殚言。

“大竹路”一条又见宋代笔记小说总集《类说》卷五十四。今人刘广生、赵梅庄在《中国古代邮驿史》第九章《宋代的邮驿·宋代的驿道分布和网络·北宋的驿所分布和网络·西路》一节写道:“北宋时自陕入川,尚有多条南北谷道,其中以大竹路利用较多。这条谷道,起自南郑县,西南越大巴岭,过米仓关至巴州,经归仁县、梁州、合川至渝州。”〔《中国古代邮驿史》(修订版),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年12月版〕今人蓝勇、王子今等学者认为,“大竹路”是因沿途多竹而得名(见《生态史视野中的米仓道交通》,收《中国蜀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汉中市博物馆编,三秦出版社,2014年9月版)。

THE END
打赏
海报
“孤云两角”今何在
一、溯源 “孤云两角”是米仓道途经的山名,该山名与米仓道一样古老。“孤云两角”在米仓道的主路还是支线上、具体位置在哪里,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