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舞源流考
先是,魏景初元年(237年),尚书奏考览三代礼乐遗曲,又据功象德奏作《武始》、《咸熙》、《章斌》三舞,皆执羽籥。晋改“昭武”为“宣武”舞,又改“羽籥”舞为“宣文”舞。咸宁元年(275年)诏定庙乐,乃停“宣武”、“宣文”二舞。东晋桓玄将篡位,尚书殿中郎袁明子启增《蒲八渝》(祥按:即“濮巴渝”),恢复了巴渝舞。梁又进一步恢复了巴渝舞的旧名。隋文帝时,采用牛弘建议,认为《矛俞》、《弩俞》等舞曲,“既非正典,悉罢不用”④。但到了唐代,清商乐中仍列有巴俞舞曲的名目。
《新唐书•礼乐》:“隋亡,清乐散缺,存者才六十三曲。其后传者:平调、清调……巴俞,汉高帝命工人作也。……其声与其辞皆讹失,十不传其一二。”《巴渝舞》在宫庭音乐中延续近千年之久,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从此《广陵散》绝矣。
总之,从巴渝舞的形成和艺术特点,可以肯定它是一种从民间生长起来的艺术奇葩,与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自秦汉之际被封建统治者改造为宫庭音乐后,即离开了继续发育的土壤而日趋枯萎,以致死亡。但“礼失而求诸野”,它在民间舞蹈艺术中,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流派。
三、巴渝舞的流派
当宫庭的巴渝舞日趋枯萎之际,民间的巴渝舞却经过蜕变形成各种各样的表演形式和流派。只要从舞蹈的基本特点上细心考察,它们的演变因革痕迹仍不难寻求。现列举几种流行于西南地区的民间舞蹈,说明其与巴渝舞的关系。
(1)僚人铜鼓图案上的“羽人舞”。
前面说过,僚人就是古代的巴賨,又叫板楯蛮,唐代称为南平僚,宋代又名渝州蛮,说是“板楯七姓”之后。僚人铸造和使用铜鼓,见于裴渊《广州记》:“俚僚铸铜为鼓。”其后,《魏书•僚传》、《隋书•地理志》都记载过俚僚是铜鼓的铸造和使用者。因此,铜鼓上铸造刻绘的“羽人舞”图案,直接反映了古代僚人的舞蹈形式,它们来源于更为古老的巴渝舞。这种舞蹈,僚人用于婚丧等重大仪式。现举例如下:
《寰宇记》“简州风俗”:“郡有獽人(僚之同类),言语与夏不同,嫁娶但鼓笛而已。”
陆次雲《洞谿纖志》:“龙家苗(龙即僚之异译)立木于野,春时男女旋跃于下,以择配偶。”
《寰宇记》“钦州风俗”:“高梁以下(指俚僚)送葬皆打鼓,舂堂、吹笙。”
朱辅《溪蛮丛笑》:“(溪蛮)习俗死亡,群聚歌舞,辄联手踏地为节。”钱古训《百夷传》:“父母死,用妇祝尸,聚年少环尸歌舞宴乐,妇人击碓杵。”
《隋书•地理志》“荆州风俗”:“ 始死 , 置尸馆舍, 隣里少年 , 各持弓箭绕尸而
歌, 以箭扣弓为节。”
这些民族的舞蹈,与持“羽戚”的“羽人舞”都是来源于古老的巴渝舞,只是随着地点、时代的不同,出现了或大或小差别而已。
(2)江南地区的“盾牌舞”。
古代的武舞,舞者手执朱干玉戚。巴渝舞中有“矛渝”、"弩渝”,同样离不开武器作为道具。后来,这种舞蹈流传于长江以南地区,演变成为一种表现古代士兵练武的舞蹈,叫做“盾牌舞”或“藤牌舞”,内容多为两军对壁破阵,互相攻守。舞者一般右手持短兵,左手拿盾牌,或同持叉、棍,相向而舞。队形有八字阵,一字长蛇阵等。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曾以此舞训练士兵,见于《记效新书》。
(3)湘西土家族的“摆手舞”。
据现代民族学者研究,土家族原是古代巴人的后裔。唐人《十道志》云:“楚子灭巴,巴人兄弟五人,流入五溪,各为一溪之长。”这就是后世所谓的“五溪蛮”。土家族是五溪蛮之一种。土家族的得名,也与巴人有关。巴人崇拜白虎,古称“白虎夷”。
楚人呼“虎”为“于菟”“于菟”连缀急读之,即得“土”音,故土家族就是白虎夷的译音。土家保存了古代巴人大量习俗,这是不难理解的。因此,“摆手舞”应当是巴渝舞的遗存之一。
据土家族学者彭武一同志说:土家族的节日歌舞活动就是“摆手舞”。“摆手舞”有“大摆手”、“小摆手”之分。“小摆手”规模小,过去村村寨寨都有,舞者绕圈而舞,双手摆动不过两肩,大多模拟农事动作,应是文舞;“大摆手”规模大,双手摆动幅度大,模拟军事动作,还要穿插许多军事活动。龙山县马蹄寨举行摆手舞的日子,附近村村寨寨的青壮年都要手执刀枪,身披绚丽的土花布被面以象甲胄,在鞭炮齐鸣声中向马蹄寨的八都大神庙蜂拥而去,到了那里,先表演武术,然后转入摆手。
从“大摆手”可以大体看出古代巴渝舞的遗意,这种舞蹈是战斗前的预习。战前大跳特跳可以助长士气。《龙山县志》就载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土家兵被朝廷征调到广西作战,有个据点屡攻不下,后来他们就大跳其“摆手舞”,结果竟一鼓作气把这个据点攻下来了⑤。彭武一同志熟悉土家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掌故,所言应是有根据的。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