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致白军官兵书”管窥川陕苏区统战工作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2年底入川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至1933年10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主力部队就由入川时的1.5万人壮大到8万人,苏维埃区域发展到4.2万平方公里、600万人口,建立了23个县、1个市的苏维埃政权,被毛泽东誉为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苏区为何发展如此之快?依据夺取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来解读,除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之外,统一战线在这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别的且不论,仅通过红军石刻标语,便可见其一斑。

 通江县云昙乡新房子石刻标语 :红军决死要消灭刘湘为的是不亡四川不愿咱们弟兄当亡国奴
通江县云昙乡新房子石刻标语 :红军决死要消灭刘湘为的是不亡四川不愿咱们弟兄当亡国奴

在现存的红军石刻标语中,反映统战工作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指名道姓刻写给白军官兵的标语至今保存完好的还有20多幅,这些石刻标语无论形式和内容都颇具特色,既像是给他们写信说理,又像是对他们喊话规劝,还像是跟他们谈心引导,故本文称其为“致白军官兵书”。可以说,这是红军石刻标语中的又一创新形式,是川陕苏区统战宣传的经典之作。现将颇具代表性的几幅抄录如下:

“白色官长,你们是穷人,红军道地欢迎白色官长。愿革命,红军欢迎。白色官长缴械投诚,升级任用!(平昌县)

“白色官兵们:红军官兵都分得有田地,有人代耕,生活待遇一律平等,一切自由,自己为自己干。欢迎你们来参加红军!”(通江县新场坝)

“白军的官兵们:红军决不杀一个投诚的官兵,还要给你们分好田地,在赤区成家立业。”(通江县平溪镇)

“白军官兵们:刘湘逼着你们上火线来,为的是他想当总司令,升官发财,住洋楼,吃西餐,抱小老婆,振(整)穷人,卖四川!”(南江县关田乡)

“白军士兵们:你们替军阀当兵得到点啥子(方言,意为什么)啊!扯常(方言,意为经常)挨打受骂,莫(没)穿莫(没)吃,薪饷又被克扣干净,家中还要出款子!来替军阀打仗白白送死,为啥子呢?”(通江县)

“白军官兵们:你们如果是有志男儿,不愿跟国民党当亡国奴,只有到红军来,同红军一道去打刘湘和帝国主义!不要替军阀和发财人来打红军。要联合工农红军去打帝国主义!”(万源市河口镇)

从这些专门针对白军官兵的极具情感的红军石刻标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川陕苏区统战工作绝妙之笔。

首先,表明川陕苏区党组织和红军深谙“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孙子兵法攻谋篇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川陕苏区创立阶段,敌我力量悬殊,单靠武装力量进攻和防卫,好比拿着鸡蛋碰石头。但土地革命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消灭军阀,平分土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得到人们群众的广泛拥护。因此,川陕苏区党组织和红军坚持一手抓武装斗争,一手抓统一战线,尤其在统战工作中坚持宣传开路,攻心为上,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通过石刻标语等形式宣传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揭露国民党军阀的反动本质,号召白军官兵“不替军阀卖命”,“拖枪投诚当红军”,以分化瓦解敌人,孤立顽固派,争取中间派,欢迎中下级军官和士兵起义投诚。正是由于这种宣传深入人心,使不少白军官兵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正义之师,川陕苏区是民族希望之光。时任四川军阀杨森部旅长兼渠县县长的任炜璋在苏区刚刚建立时就率部2000余人在南江桃园寺起义加入红军,并随即任红四方面军独立师师长。于是红十军政治部又在南江錾刻出一幅标语,“任炜璋是廿军的旅长,现在在红军中当师长!”(现藏南江县博物馆)消息一传开,迅速在国民党军阀部队中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其二,表明党的统一战线在川陕苏区创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所有研究川陕苏区的史料和文章鲜有提及川陕苏区的统战工作,对前述石刻标语也未上升到统战宣传高度来认识。当时苏区党组织虽没有正式的统战部门,但事实上川陕苏区党组织和红军对统战工作非常重视,成功地运用党的统一战线这一有力武器,为创建、发展和保卫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如“红军愿与任何部队定下抗日反蒋协定,救国救民”(南江)的石刻标语,就是川陕苏区军民高举党的统一战线旗帜的最好证明。在苏区创建和发展中,他们最大限度地争取同盟军,不断扩大人民阵线的力量。国民党第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具有明显反蒋爱国倾向,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张国焘、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总参谋长曾中生、总政治部副主任傅钟、总经理部主任郑义斋等就亲自安排部署党组织派往杨部的交通员开展统战工作,还派参谋主任徐以新、红三十一军政治部副主任黄超赴汉中与十七路军三十八军军长孙蔚如直接谈判,不仅与其签订了“互不侵犯边界”条约,而且还就苏区急需的地图、药品、汽油、武器弹药等军需物质通过秘密通道源源不断地运送过来。所以,现存的石刻标语中到处都有号召消灭四川军阀的,极少见针对陕南驻军杨虎城、孙蔚如的。证明当时刻写标语也是十分注意政策、把握分寸的。正是由于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才使红军解除了北顾之忧,在集中兵力取得反“三路围攻”的胜利后,又主动出击打胜了向南扩张的三大进攻战役,使得根据地和红军迅猛扩大,仅十个月就发展到鼎盛时期。

其三,表明川陕苏区统战宣传工作具有入脑入心的效力。从致“白军官兵书”的形式和内容上可以看出五大特点:一是针对性、感染性极强,其对象直指白军官兵,而且以弟兄相称,内容中也没有敌对性语言和鄙视谩骂口气,有礼有节,使白军官兵看到标语倍感受到尊重。二是语言朴实,语气生动,全用当地方言,有的还加有语气助词,富有感情色彩,使白军官兵一看便懂,一听便知,如同与自家兄弟姐妹摆龙门阵一样,很容易拉近感情距离。三是深入浅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揭露反动军阀的本质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明示他们当白军就是替反动派当炮灰,残害自己的兄弟姐妹,从而动摇其军心。四是运用对比手法,宣传当白军如何被欺压,当红军如何被优待,使白军官兵在比较中思想失衡,选择弃暗投明。五是讲政策,指出路,申明共产党和红军“不杀一个投诚的官兵”,“官长缴枪升级任用”,愿意回家的“发棉衣路费”,“分好田地”,“在赤区成家立业”,“拖枪投红军,同红军一路去打帝国主义!”正是由于受到这些石刻标语的感召和启发,白军官兵有的秘密起义,有的拖枪投诚,有的火线倒戈,成为壮大红军的有生力量。如1933年,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由毛裕镇向竹子坎移防时,被敌人发现,敌军官下令“开火!”竟无一人开枪。其中一个士兵质问前来督战的敌团长:“为啥放着东洋人不打来打自家人,还要同堂客(尊称已婚妇女,此处指医院的女红军)打仗,哪有这个道理?”敌军官恼羞成怒,当即枪杀了这个士兵。结果引起群情激愤,士兵们异口同声地喊:“打死他,照着石头上指的路,我们也当红军去!”混乱之中,敌军官多人被打死或缴械,一个团的兵力和武器弹药全部投到了红军。

通过石刻标语开展统战宣传,是川陕苏区的一大创举,它起到了枪炮不能起到的作用,收获了战场上不能得到的收获。正如毛泽东同志赞誉女作家丁玲“纤笔一支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今天,我们解读红军石刻标语,就是要学习、继承、弘扬当年川陕苏区和红军开展统战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入脑入心的方法和技巧、马列主义大众化的文风,做好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和群众工作。

作者:鄢永都 来自《巴中日报》

THE END
打赏
海报
从“致白军官兵书”管窥川陕苏区统战工作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2年底入川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至1933年10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主力部队就由入川时的1.5万人壮大到8万人,苏维埃区域发展到4.2……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