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仓关地望考

明嘉靖戊戌(1538)科巴州籍进士周建邦《创建巴峪关记》:

大巴山,南峙面蜀;小巴山,北峙面秦。

明代,陕西南郑县之南的“巴岭”名“小巴山”,四川南江县之北的“巴岭”名“大巴山”。今天,现代地理学已将大巴山、小巴山称谓规范,统称“大巴山”。作为大巴山支脉,“米仓山”这一称谓仍在使用,它是南江县境内的主脉,也是陕西南郑与四川南江的界山。

“米仓关”这一称谓最早出现于《元史》。

《元史》卷三《宪宗纪》记载元宪宗八年(1258)南下,“由洋州入米仓关”事:

夏四月,驻跸六盘山,诸郡县守令来觐。丰州千户郭燧奏请续签军千人修治金州,从之。是时,军四万,号十万,分三道而进:帝由陇州入散关,诸王莫哥由洋州入米仓关,孛里义万户由渔关入沔州;以明安答儿为太傅,守京兆。

《元史》卷一五四《李进传》记载大军“西征”,度米仓关及南下的情形:

戊午,宪宗西征,丞相史天泽时为河南经略大使,选诸道兵之骁勇者从,遂命进为总把。是年秋九月,道由陈仓入兴元,度米仓关,其地荒塞不通,进伐木开道七百余里。冬十一月,至定远七十关,其关上下皆筑连堡,宋以五百人守之,巴渠江水环堡东流。天泽命进往关下说降之,不从。进潜视间道,归白天泽曰:“彼可取也。”是夜二鼓,天泽遣进率勇士七十人,掩其不备,攻之,脱门枢而入者二十人。守门者觉,拔刀拒之,进被伤,不以为病。夜将旦,进遂得其堡,守之,关路始通,诸军尽度。

《元史》为明朝人编纂。“米仓关”其实是明朝人的叫法。蒙元时期,它不一定是这个称谓。但从宋元时期始,我们知道此地已建关设险。蒙元一统,米仓关废,明嘉靖八年再置。

梳理了米仓道、米仓山、米仓关的关系后,下面,单说米仓关。

二、米仓关位置探析

《周易·坎·彖辞》:“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引文的意思是说,天之险在于高不可升,地之险在于山川丘陵。王公设险以保卫国家。险要的作用非常大。

置米仓关,目的不外乎“王公设险以守其国”。

《明史》卷四三《地理志四》“四川保宁府”条:

……又北有米仓关巡检司,本治小巴山之巅,寻徙大巴山下,后废。

巡检司是明洪武以来设于关津、要道、要地的类似今日公安派出所机构,归州、县管辖,巡检统领相应数量的弓兵,负责稽查往来行人,打击走私,缉捕盗贼。宋元时期置米仓关是军事上的需要,到了明嘉靖八年,重置米仓关并设巡检司,不仅仅是打击走私、缉捕盗贼,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正德年间“鄢蓝之乱”祸害教训深刻,就像十余年后再置巴峪关一样,既是出于对大巴山防务的考量,又是出于对地方治安的需要。

《(嘉靖)四川总志》卷六《保宁府·公署》:“米仓关巡检司,治北一百里米仓山下。”

注意,《(嘉靖)四川总志》说米仓关在米仓山下,也就是其他文献所说的“山麓”。

《(嘉庆)四川通志》卷二十七《舆地志二六·关隘·南江县》:“米仓关在县北一百里,旧置于小巴山绝顶,后徙大巴山之麓。明嘉靖八年重修,置巡检司。今裁。又大、小巴山之间有巴峪关,亦嘉靖中置;又大坝关在县西北,明移米仓巡检于此,今裁。”

“明嘉靖八年”,即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宋元时期的米仓关在小巴山绝顶,明嘉靖八年将其迁置于大巴山麓。大巴山麓也就是米仓山麓。到了清嘉庆年间,因不再设巡检司,米仓关荒废。

THE END
打赏
海报
米仓关地望考
一、米仓道、米仓山、米仓关的关系 米仓关系米仓道米仓山著名关隘。 三关坝 “米仓道”“米仓山”“米仓关”是三个互为因果、密切联系的称谓:米仓道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