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虚室(有文献写作:赖虚实,未考),别名心镜,1888年生于巴中市曾口镇金碑乡燕山村 [1] 。曾任巴中中学校长。
民国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在京期间,值“五四运动”爆发,他投入反帝爱国行列,参加了天安门誓师和东郊民巷露宿。4月,赖虚室回巴中,置田产于曾口杜家坝,携眷住曾口小燕山。[2]
民国12年春,赖接任巴州中学堂校长。常向师生宣讲“五四”运动实况,高度赞扬北京学生反帝爱国热忱。民国13年,巴州中学堂改名县立初级中学校,5月4日,在校园主持召开师生员工大会,纪念“五四”运动5周年,发表讲演,激发师生反帝爱国热情。民国14年,仿北京大学图书馆,在校内修建1座八角楼式三楼一底图书馆。随后,校园订阅和接受北大同学巩晋孚赠送的《朝曦》、《湘江评论》、《创造》、《新青年》等刊物和郭沫若著《三个叛逆的女性》、《女神》等书籍。并安排教唱《打倒列强除军阀》、《中国男儿》等歌曲。这些举动,得到县立高等小学校校长刘震东(今南江神潭溪人)的支持,两校联合举行了几次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震动川北。
民国15年,川军二十九军(田颂尧部)驻军团长董长安设禁烟查缉局,搞“寓禁于征”(即名为禁烟,实则课以高税),民众怨声载道。县中学生联合高小学生大游行,到县署请愿。学生队伍游经西街禁烟查缉局时,砸烂吊牌,捣毁办公室,烧毁税据,又去新街捉拿董长安,董从后门溜走。为此,两校校长被军方扣留,进一步激起学生义愤,再度游行请愿,罢课7天,联名上告,并发出快邮代电,揭露董的罪行。直到二十九军驻区办事处(驻三台)发出通告,撤销查缉局、调走董长安,学校方复课.
民国16年,拟筹联团经费百万银元,组建常备兵1个团。一天下午,学生正要赛球,谢旅1个连开到学校操场训练,与学生发生纠纷。当士兵架枪休息时,学生将枪支提走,谢派1营兵力包围县中。在县知事调处下,学生归还枪支,军方却扣留校长。第二天,学生自治会代表带领学生冲进联团办事处,砸烂吊牌,焚烧文件,捣毁办公室,组织两校学生罢课游行,向县署抗议。同时,通电全省、全国,要求撤销联团机构,取消百万派款,调走谢庶常旅。这一行动,立即得到巴中旅京、旅沪同乡会的声援和社会各界进步人的支持,罢课持续1周。田颂尧迫于舆论压力,决定取消百万大派款,撤销联团办事处;责令谢庶常公开向校方赔礼道歉。
民国17年,巴中征收局长郑晓岚施行“毫厘归分”,多收田赋,不与地力分成。收支所长李成龙坚持按例率分成,郑横加斥责。李向学校诉冤,赖支持学生自治会派代表找郑质询,郑持枪威胁。学生气愤之下,砸烂征收局吊牌,烧毁征粮廒册,两校又一次组织罢课,并向县署请愿,要求逮捕郑晓岚,取消毫厘归分,向李成龙赔礼道歉。新任县长范洪铨同意学生要求,此事方了。
赖任校长期间,县内烧香拜佛、抽签问卦盛行,巫婆神汉随处可见。赖多次向学生讲演,主张“信科学,破迷信”。他说:“世态茫茫,不管如来佛也好,观世音也好,都于世无补。观世音只会做眯眯眼,耍净水瓶,怎能把慈航推出,普渡众生呢?要想报国,还靠自己。”学生听后,深受启迪,自动组织起来走向街头,把城隍庙、东岳庙、龙王庙、龙母宫的泥塑木雕神像打得稀烂。
在赖虚室的积极支持下,引发上述三次学生运动,一次侵犯神权,不断触怒军阀和地方守旧势力,民国19年终将赖排挤出县中学。赖还乡后,经营家业,不尚是非。于民国37年病故。
参考文献:
- [1] 2019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巴中市调整巴州区撤销金碑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曾口镇管辖,曾口镇人民政府驻曾溪街54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巴中市调整巴州区等3个县(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23号)
- [2]巴州区曾口镇大事记(民国1911-1949) https://www.sharexbar.com/post/8026
身为巴中人真是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