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修圣水洞序(原文)

《重修圣水洞序》

州之西龛自西南蜿蜒而来,首注巴江,尾蟠凤谷。凤谷之间有洞焉,曰:“圣水洞”。窕而深廓其有容,中嵌如来人士像,大士挚瓶兀坐莲花之上,水汩汩从瓶中涌出,里人以水疗疾恒有验,岁旱祈祷,报赛亦于斯。

张君泽远世居其地,欲葺而新之,有志未逮。光绪戊戊春,州游戎宋君朝恩、守戎恩君沛、千总赵君长卿、州学广文周君允森、少牧殷君葆廉,携州绅修禊[xì]于此。见其地异之,倡议捐金培修,以复名胜。适善承乏云屏讲席,亦得随诸君子后鼎力而赞成之。爱举张君泽远、赖君天培董其事,鸠工庀[pǐ]材,拓精舍十余间,楼槛一连,回廊曲折,以为州人士觞咏之所,不数月而蒇[chǎn]事。其地夏凉而冬温,每当春风秋月,仰而观山,翠柏排列于洞口之上,风摇其颠,韵动岩谷,琅琅入听。行人往来树间,如观图画。俯而听泉,水虢虢[guó]除下鸣,池深而鱼乐,若与人识。洞日宏敞,火岸环抱如垣墙然,其中阡陌交通、桑麻在望,仿佛桃花源可从此问津矣。方今国势日蹙,人思高蹈。

自倭韩肇衅,海战失利,外患迭生,洁身者既退老于林泉,肉食者又随俗为俯仰,而豪杰有志之徒至用违其寸而无所展布,得毋有骑驴湖上、放鹤西山者乎?

宋君自秉钺来巴,率部曲屡平巨匪,四境静谧。公余之暇,爱邀同志登瞰形势,凭吊严将军之墓,而慕其抗节不屈,过贤乐堂之故墟,问宗忠简之遗爱犹有存者。古今废兴之迹若相循环,则此洞之义为茅塞云封皆不可知也。虽然,世所足恃者在乎人,而不系乎土木之存亡。会稽兰亭因右军而显,柳州石涧借子厚而传,不然,将清湍修竹、翠羽龙鳞皆芜没于荆棘中矣。

谨就所见,远溯前明正德问始有摩崖,亦越国朝,乾隆时略加修葺,要皆规模湫隘,未若今兹之爽。书于石为西龛贺也!清光绪二十八年六月一十九日。(李本善

二、重修圣水洞序(白话文翻译)

在巴州(巴中)的西边,有一个从西南蜿蜒而来的地方,它的头部流向巴江,尾部则环绕在凤谷。在凤谷上(今西龛山)有一个洞,叫做“圣水洞”。这个洞既幽深又宽敞,里面镶嵌着如来佛的塑像,观音菩萨手持净瓶坐在莲花上,水从瓶中源源不断地流出。当地居民用这水治疗疾病常常有效,遇到旱灾时,也会在这里祈祷求雨。

张君泽远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他一直想要修缮这个洞,但未能实现。在光绪戊戌年春天,州里的几位官员和绅士在这里举行修禊活动。他们觉得这个地方非常奇特,便倡议捐款修复,以恢复名胜。我也有幸参与其中,帮助推动这件事。张君泽远和赖天培负责具体事务,召集工匠,准备材料,扩建了十多间精致的房屋,还有连绵的楼台和曲折的回廊,成为了州里人士饮酒作诗的地方,没几个月就完工了。

这个地方夏天凉爽,冬天温暖。每当春风和秋月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山上排列的翠柏,风吹动树梢,声音悦耳动听。行人走在树间,就像在看一幅画。低头听泉水潺潺,水池深邃,鱼儿欢乐,仿佛与人相识。洞内宽敞明亮,火光照耀如同围墙,里面道路纵横,桑麻茂盛,仿佛可以通往桃花源。

现在国家形势日益紧张,人们都想要远离尘嚣。自从倭寇和韩国挑起战端,海战失利,外患不断,那些想要洁身自好的人已经退隐山林,而那些追求物质的人则随波逐流。有志向的豪杰却无法施展才华。

宋君自从领军来到巴地,屡次平定大盗,四周安宁。他在公务之余,喜欢邀请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登高望远,凭吊严将军的墓,仰慕他的高尚节操。探访贤乐堂的遗址,询问宗忠简的遗爱是否还在。古今兴衰的痕迹似乎在循环,这个洞的奥秘或许永远无法完全揭晓。然而,世间值得依靠的是人,而不是土木建筑的存在。

会稽的兰亭因为王羲之而出名,柳州的石涧因为柳宗元而流传。否则,那些清澈的溪流、修长的竹子、翠绿的鸟羽和龙鳞都会被荒草埋没。

我谨根据所见所闻,追溯到明朝正德年间这里就有摩崖石刻,到了清朝乾隆时期略有修缮,但规模都较小,不像现在这样宽敞明亮。我在石头上刻字,是为了庆祝西龛的修复。清光绪二十八年六月十九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