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得胜镇著名人物——陈先第(梅坡)
陈先弟(1854—1938),号梅坡,平昌得胜人。 清咸丰四年甲寅(1854)生于巴州南北场天宫殿(今平昌县得胜镇天宫村) ,清光绪初年入黉,经岁科两试,获“高科廪生”衔,例授文林郎赐进士出身。无意仕途,自请从教。梅坡先生执教五十年,学识渊博,勤培善导,桃李遍天下,许多高级人才皆出其门下。先生逝世后,众学子立“陈梅坡老夫子之德教碑”( 此碑位于平昌县得胜镇南山寺下,被荒草掩映)。 领首的是潘文华(民国时期任28集团军总司令兼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冯均逸(民国时当选为国大代表)等。接着是陈开泗(民国四川省民政厅长)、陈寿先(巴中中学校长)、吴安澜(通江中学校长)、王启明(得胜乡乡长兼得胜完小校长)等78人 。
此人自幼禀性聪颖,可因家庭贫穷无力上学,便在外祖父资助下,入私塾读书。外祖父见他学习刻苦,成绩优良,料定这个娃娃将来必成大器。于是资助他读到补廪后,便欲将其过继为孙。
可在专制社会寄抱外姓为后是一件大事,必须通过族体允许。因陈姓族人坚决阻止未果。然后经族体商议,由陈氏合族集资资助其继续深造。陈梅坡才智过人,清光绪时在省乡试科中考取廪膳生(即有补贴的廪生)。然而由于他生性自争心强,长期受族人集资帮助,深感内心愧疚。于是他便放弃继续入学深造的机会,回到家乡以廪生身份在本地教书,想以此回报族人恩德。他教书非常敬业,教的学生个个成绩优良,深受家乡父老乡亲欢迎,名气也因而不胫而走。
到光绪十年,出掌云屏书院(巴中中学前身),任山长。这期间,他尊重教师,热爱学生,严肃校纪,规范校风,事事率先垂范,日日闻鸡起舞。去州署开会,从来衣着整洁,正襟危坐,发言时讲稿用毛笔写得工工整整,语言得体,颇有贤声。在他的教育生涯中虽崇尚孔孟之道,但不推崇“八股文”,主张思想活跃,行文自由,雅俗共赏,不拘一格,故教出的学生大多不囿于条条框框,倾向民主、自由与进步。
清朝崩溃后,民国建立不久,巴州改为巴中县,书院改为学堂。陈梅坡遂受命任苍溪县视学。一届满后因年事渐高便返巴中中学堂任教员。民国七年(1918)应聘续修《巴中县志》。三年后完成书稿,民国十年(1921)重返巴中中学堂执教。民国十七年(1928),已年满六十六岁的陈梅坡离开巴中县城,回到得胜家乡将道光年间张复旦创办的“引胜书斋”改为“引胜书楼”,以此为基础创办得胜高等小学。当时的高小,方圆五六十公里才一所。为尽快让四乡五邻的子弟入学,陈梅坡自捐一百个银元、十石黄谷、五十根柏树、五亩良田建设校园,还亲自带领木匠步行五六十公里山路,到巴中中学打样。在他带动引领下,各社会法团、乡间绅粮纷纷解囊相助,经一年艰苦努力学校落成。学校由“鸿济宫”迁入新址,学生由原30多人增加到100余人,班数由一个增加到4个。这些数目在今天虽早就不足挂齿,但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是文盲的时代,这却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学生增多,体育活动场所不足,他又将学校旁自己家中二十背谷子的粮田捐给学校平整后作操场。巴中县政府委任他为校长,由他招聘教师。他择师招生,自授国文,以“业精于勤荒于嬉”为校训,远近学子争相涌进,致使得胜高小盛极一时。
陈梅坡执教50年,桃李遍天下,许多高级人才皆出自他的门下。从戎有将军、幕僚;从政有厅长、专员,从教有教授、校长,从文有学者、诗人。前述潘文华、冯均逸、陈开泗、陈受先、吴安澜、王启明等,便是他的得意弟子。民国27年(1938),陈梅坡在家中逝世,享年84岁。他逝世后这些弟子出资在他的家乡得胜南山寺下敬立“陈梅坡老夫子之德教碑”,以此纪念他,缅怀其品行和业绩。
陈梅坡一生除应聘续修《巴中县志》三年外,都在从事教育工作。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还撰写有大量诗词、曲赋、楹联等,可惜大多散失。今天仅从他留下不多的作品中,选摘他在双十节祭祀孔子的楹联三副,与读者共享。
其一:
昔者北为政,兹者南为政,南北归一统,四海升平欣此日;
于孔祝无疆,于国庆无疆,庆祝不二天,千秋嘉气喜今年。
其二:
革命军兴,祀孔典废,十七年枪林弹雨,二三子寂琴寞瑟庆耶!不庆耶?搔首问天天弗应;
北满已死,东鲁始生,五大族韵雅歌同,万仞墙张灯结彩纪念!复纪念?鞠躬行礼礼何存。
其三:
又有灯、又有戏、更有总理遗容,同志何须努力;
不减兵、不减税、端裁仲尼祀典,革命那算成功。
主要内容由吴云波撰写。 来源:巴中日报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