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开放包容
巴文化核心价值的另一重要范畴是开放包容。巴地和整个四川一样,历来就是一个移民进进出出的地方,其文化正像学者所喻,犹如一个大型水库,水来自四面八方,又流向四面八方,在开放中形成动态的融聚。历史上的四川,曾经有过至少六次大规模的移民,小的就难以计数了。早期的大规模移民,至少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考古发掘揭示,四川盆地东面的峡江地区很早就已经有了楚地迁徙来的许多移民;而从峡江地区的今重庆市忠县以西直至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盆地西部,战国时期的出土资料中,也已呈现出比较浓厚的楚文化因素,并且多表现为丧葬风俗和日用陶器等,应为移民或曰人口流动的反映。《华阳国志》明确记载,战国时期巴国先后有江州(今重庆市区)、垫江(今重庆市合川区)、平都(今重庆市丰都县)和最后的阆中(今四川省阆中市)等都城。22反映了楚的进逼,使巴人进一步朝西北方向后退,逐步放弃了江州、垫江、平都诸都邑,最后退守的都城就是阆中。这提示我们,到战国中晚期,楚人甚至一度据有过江州等地,而位于阆中以东的今达州地区,也应已经落入楚人之手,属《战国策·秦策》所谓“楚苞九夷,又方千里”之地,“九夷”包括群蛮、百濮、賨、卢等族群,而其中历代賨人亦即巴人所居中心之地,正位于众所周知的渠江流域达州市一带。楚人攻占这些地方后,遂依例移民其地,而且文献反映其移民数量、规模达到相当水平。如《华阳国志·巴志》即记东汉桓帝永兴二年(公元前154年),巴郡太守但望上疏曰:
谨按《巴郡图经》境界,南北四千,东西五千,周万余里。……江州以东,滨江山险,其人半楚,姿态敦重;垫江以西,土地平敞,精敏轻疾。上下殊俗,情性不同,敢欲分为二郡,一治临江,一治安汉。23
这是历史上最早提出的分巴动议。但望称巴郡“南北四千,东西五千,周万余里”,意在以族系民风之差异为理由,分巴为三郡,故明显夸大其词。但巴郡地域颇为广辽,其地居民族系来源各异,亦是史实。倘以但望所言江州(亦即今重庆)至垫江(亦即今合川)一线为界,今达州一带,正在此线以东,且地理上确为滨水山险之地,而“其人半楚”云云,足可见占据江州之后楚国移民之众。从北面的万源至达州,以及达州东北的宣汉等地,无论中古以来历代相承流传的春申君故里传说24,还是罗家坝等地遗址中的楚文化因素,都与之吻合,应是楚势力曾经到达此地后,楚系移民留下的历史遗存。
古代最后的一次大移民就是湖广填四川,这之前,由于明末农民战争,明王朝与清军的战争,后来又是吴三桂大规模起兵反清叛乱及清廷的平叛,前后战乱好几十年,四川人口损失巨大。清政府一方面招抚土著人口,一方面大规模移民入川,形成移民与土著杂居的局面。达州、巴中等渠江流域的情况也类此,既有作为人口多数的外来移民,也有一定数量的土著。外来移民和土著和睦相处,正是巴蜀地区文化的古老传统,这里历来不排外,富有兼容并包的精神。巴本来就是多族群的联合体,内有姬姓之巴、枳之巴、廪君之巴和渠江流域的板楯蛮之巴等,倘无兼容并包精神,族群联盟绝难从夏商以来长期持续。包容必然开放,是同一过程的两大面相,实为同一回事。巴文化的兼容并包精神,与巴蜀历来就是移民区的史实和传统相关,也与在此种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开放理念分不开,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文化品格。因为如果一个区域是开放的,其人民来自四面八方,又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这个区域一定是充满活力的。从系统论角度说,这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封闭的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巴蜀文化为什么能够源远流长,充满活力,并形成开放包容的优良传统,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第三,认同中华
巴文化不仅忠勇信义、兼容并包、浪漫开放,而且一旦成为华夏–中华多元一体大一统文明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后,就长期认同华夏,坚定地追求、崇尚中华大一统,摈弃分裂,并以此为其极为突出的核心价值理念。
至迟从追随旨在建立华夏一统秩序的周武王开始,巴人就长期认同华夏–中华文明,巴地则一直是追求历史上我国多元一体统一国家的坚定一“元”。正如蒙默先生等学者所总结的那样,尔后在历史上,巴蜀往往成为古代王朝追求统一的“王业之基”。如秦举巴蜀,“秦益强,富厚轻诸侯”26,终并六国;刘邦任萧何,“留收巴蜀,东定三秦”,消灭项羽,威加海内;晋用王濬,楼船东下,扫平孙吴,复归一统;“隋人席巴蜀之资,为平陈之本”;宋亦先取四川,然后才略定江南;而自秦汉开发经营西南夷以来,巴蜀又是历代中央政权经营西南边疆,维护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据点和依托
这一切充分表明,巴和蜀一样,这里的人民自古以来就是维护和追求中华大一统的重要力量。崇尚民族团结和睦,国家统一安定,一直是此一方人民的精神传统和文化基因。巴文化的核心价值,亦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富有特色的支撑,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