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民歌:演绎巴山风情

2 内容丰富 极具地域特色

通江山川秀美,民风淳朴,历史遗迹、传统村落众多,保留至今的川东北传统生产生活习俗为民歌的产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种类多、内容丰富,广为传唱的有国家级非遗《巴山背二哥》、省级非遗《十里坪》和《月儿落西下》、县级非遗《豆芽葱蒜叶》《巴山梨园民歌》《打夯歌》和《薅秧歌》。

《十里坪》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形成于明清时期,自发式传承至今,讲述了一位马公子与一位小姐从一见钟情到夜半相会,再到两情相悦,最后小姐自缢而亡的凄婉爱情故事,生动反映了巴山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情感生活状态,是研究巴山人伦理道德的佐证,是文学艺术的有效养分。

从长篇叙事小调《月儿落西下》的内容上推断,其产生的年代至少应在明代。其内容有想郎、望郎、恋郎、怨郎、劝郎、送郎、以身许郎直到姑娘相思而亡,讲述了一个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禁锢、追求忠贞不渝的爱情、为真爱而献身的感人故事;以一、二、四句为五言诗,三句为七言诗(近似乐府诗),多用赋、比、兴,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比喻新奇鲜活,排比对仗工整,语言准确生动,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浓郁,具有较高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

在大巴山地区,人们把从事背运的人叫“背老二”或“背二哥”,他们在背运途中打杵歇气时唱的就是《巴山背二哥》,旋律优美,情趣盎然,多为一人领唱、众人和唱或众人齐唱,至今约有3000年的历史,承载着巴山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是民间艺术的瑰宝,更是巴人精神文化的体现,是研究巴人历史的依据。

《豆芽葱蒜叶》是新中国成立前后通江最红的地方民歌,以炽热的情感、生活化的衬词、优美的曲调被劳动人民所喜爱,是通江民歌的典范和代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豆芽葱蒜叶》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金奖,还曾在中央、省及市广播电台播放,成为在省内外流传最广的一首通江民歌。

在通江县泥溪镇,国家级传统村落梨园坝村有一种原生态演唱形式——由村民演唱《巴山梨园民歌》,没有经过任何艺术提升和改编,始终保持着原生态的唱法,既继承了巴山民歌的风格,也具有自己的地域特点,体现了把民间文化保护在民间。该节目还参加了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展演,四川音乐学院教授带领研究团队进行现场采录。

《打夯歌》产生于繁重的体力劳动过程,源于群众的口头语言,声音高亢优美,内容灵活多样,见人说人、见物说物,随机编唱,幽默诙谐,妙趣横生。其音乐比较灵活自由,曲调和唱词常有即兴变化,旋律常上扬,有呼唤、号召的特点;和唱的部分大多是衬词或重复领唱中的片段唱词,节奏感强,具有鼓舞人心、汇聚人力的作用。

薅秧歌》是劳动人民在田间劳作时唱的一种民间乐曲,盛行于晚清时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大集体生产中得到蓬勃发展,传唱至今。虽没有通俗音乐的蓬勃生机,也没有流行音乐的时尚震撼,但它以悠扬婉转、灵活多样的独特方式,表达了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朴实善良的情怀,寄情怀于山水之间,寓快乐于劳作之中。

THE END
打赏
海报
通江民歌:演绎巴山风情
《十里坪》不止十里长,《月儿落西下》总落不下心坎坎,《巴山梨园民歌》原汁原味……一首首巴山情歌、一声声撼山号子,是巴山人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爱情婚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