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巴州)历史上的隐士和寓公
流寓
“流寓”之“流”为“流动”之意。“寓,寄也。”(《说文》)即寄居之义。“诸侯不臣寓公,故古者寓公不继世。”(《礼记·郊特牲》)先秦文献中已将失去领地而寄居异邦的贵族称“寓公”,后来凡流亡寄居他乡或别国的官僚、士绅等均如此称谓。唐人权德舆《金紫光禄大夫司农卿邵州长史李公墓志铭》:“时刘展阻命,东方愁扰,闾里制于萑蒲,守臣化为寓公。”宋人范成大《东山渡湖》诗:“吾生盖头乏片瓦,到处漂摇称寓公。”即其例。《后汉书·廉范传》:“范父遭丧乱,客死于蜀汉,范遂流寓西州。”《周书·庾信传》:“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诗:“流寓理岂惬,穷愁醉不醒。”——引文中的“流寓”概指迁移、寄居异乡。
自宋代始,地方志便收录流寓人物,后来郡邑类总集或诗话也收录流寓诗人、作家。观览巴州志乘,有明确记载流寓此地有如下诸人——
唐人张曙,祖籍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中和四年(884)寓籍巴州,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官左拾遗。
《(雍正)四川通志》:“巴州东七里尖山坪有唐张曙宅、墓故迹,遂想沿皆以为州人。”《(嘉庆)四川通志》或云张曙巴州人、或云成都人,或云龙纪(889)中状元,或云大顺(890--891)中登第,模棱两可。
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云:“唐张曙有《击瓯楼赋》(《击瓯楼赋并序》),诸父(同宗叔伯)祎从僖宗入蜀,故避难于此。”《全唐诗·小序》云:“曙,吏部侍郎褧之子,大顺中登第,官右补阙。”又云:“曙,小字阿灰,侍郎祎子。”盖初本褧之子,因避难巴州随从祎,乃称诸父又子。非巴州人,亦非成都人,褧之里居未详,而祎则南阳人。笔者按:张褧既是张曙同宗叔伯,张曙父张祎为南阳人,张褧原籍亦是南阳。
张曙有《下第戏状元崔昭纬》诗。唐人杜荀鹤诗中多次称张曙为“同年”(同一年中进士)。先辈崔昭纬中龙纪状元,杜荀鹤以大顺二年第一擢第,与张褧之子大顺中登第语相符,则龙纪状元亦非。今巴州东有张曙宅、墓,乃张曙日后流寓终老于此。
张曙《击瓯楼赋并序》未言诸父张祎,当是初来巴州时所作。而《浣花诗雨》诗则作于龙纪元年(889)。又二年登第,相距已八九年〔《击瓯楼赋并序》作于中和四年(884),登进士为大顺二年(891),实为七年〕,张祎早已离开巴州。张曙盖入籍巴州而成名者,然云《浣花诗雨》,岂又尝寄居成都欤?笔者按:张曙随张祎于中和元年(881)八月入成都,中和四年(884)春离开成都至巴州,其间,寄居成都约两年又五个月(见《蜀词人评传》《登科记考》《金石苑·张祎南龛题刻》)。
谢一鸣、文尚雅撰《巴州志稿》(又名《巴州志略》,写本)云张曙宅在州城内西门状元街。《(道光)巴州志·古迹》云:“今在新西门外。乾隆中,学正严尔惠为立故宅碑。”遗址及碑早已荡然无存。
张曙墓,《巴州志稿》云:“在州东七里尖山坪。旧建有碑碣、石坊,今圮。墓道尚存。土人又云:‘今田中尚多残砖败瓦,亦其宅址云。’”
尖山坪,在原巴中县宕梁乡尖山寺村境内,今属巴州区宕梁办事处辖。
流寓巴州期间,张曙创作了《击瓯楼赋并序》。此赋是他的代表作。
击瓯楼,以张曙赋而闻名。《舆地纪胜》云:“在州治绿净亭东。唐张曙有《击瓯楼赋》,诸父祎从僖宗入蜀,故避难于此。”《蜀中名胜记》云:“在城南。唐中和四年,尚书右丞相户部张祎记。”《(道光)巴州志》:“按曙《赋序》云‘登郡南楼,下瞰巴江’,似即羊士谔所开辟之‘南馆林塘’中楼也。”《蜀中名胜记》《(道光)巴州志·艺文志》均作“登郡南楼”,《巴州志稿》《(嘉庆)四川通志》《保宁府志·艺文》均作“登郡东楼”。笔者按:巴江,即巴河。如果是南楼——即羊士谔所开辟之“南馆林塘”中楼,今天看来,此楼再高大雄伟,也不能“下瞰巴江”,由此推之,应是东楼——在州城之东,方可“下瞰巴江”。此楼从唐至清,屡建屡毁,具体位置今已无考。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