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曲历史与现状的调查研究

3.学校继承

有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曲还因为其精神面貌积极向上,作为了民间音乐被载入音乐教材之中,如笔者儿时在小学音乐教材所学唱的《盼红军》。再如四川音乐学院曾多次组织赴巴中、南江等革命老区演出,也有将当地的红色歌曲采录回来,艺术加工后演出。还有像21世纪全国高师音乐系列教材之《中国民间音乐概述》(修订版)就收录了描述生活疾苦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曲《尖尖山》作为民歌谱例,并且在笔者的实地访录中,发现此曲确实深入人心,广为传唱。

4.活动继承

即一种借助各种活动继承的方式,它有别于传统形式的其他继承方式。在这类继承方式中,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曲或借助文艺演出活动进行继承,如图3、图4就属于此。其中,图3是2013年四川省高校干部的培训会的一次主题活动中,青年干部们站在“红歌大舞台”上唱红歌的场景,台上表演笑容满面,激情高歌,台下观众也饶有兴趣,拍手合唱;图4是2012年在巴中市“红军入川暨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八十周年纪念大会”的场景,随后的文艺演出中,就涉及到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曲。有的则借助于电影为媒体进行继承,图5是电影《巴山红浪》的海报,电影中运用了多首巴山红色歌曲:《受苦的人儿把身翻》《海枯石烂不变心》《三月里桃花开》等。

图3
图4
图5

(二)传播现状

湘皖豫山河苍茫,娄山关残阳如血,川北巴山蜀水,松潘艰难跋涉,甘南北斗高悬,陕北天高云淡,甘孜北上北下,在大江南北的行军路上,踏满红军的足迹,红色歌曲就随红军的行军足迹流传开来。红色歌曲吸收各地民间音乐元素,同时也将其带向各地,音乐文化在凝结与播撒过程中升华。再后来的交通发达、经济流通、旅游业兴起等等,也都对红色歌曲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对现流传和记载的红色歌曲进行分析,发现巴山地区的红色歌曲有许多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但也有的具有他乡的韵味。笔者在巴山地区访见的一些歌曲,在其他地区也有流传,或者书面记载。如《红军不久要归来》原本流传在南江水河,被达州地区革命文化资料收录;陕北《信天游》改编的红色歌曲在四川有唱;湖南有红色歌曲《十绣调》,标注的是“四川调”;江西有红色歌曲《打鹰潭》《妇女慰劳红军歌》等也标注的是“四川调”等。

以《盼红军》为例,如今已经是广为传唱的民歌。在其归属地上,就有相当大的争议,有人认为是湖北民歌,并且载入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也有人认为是四川民歌,在许多资料上也有记载如《巴山情》(周泽安:《巴山情》,内部资料,2011年5月)《红军歌谣(南江县)》(蒲守易、雷远发等收集,南江县“二战”先烈传记编审领导小组编:《红军歌谣》(南江县)内部资料,1990年11月)《川陕根据地革命文化史料选编》(川陕革命根据地革命文化史料征编委员会:《川陕根据地革命文化史料选编》,三秦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有两种记谱),“巴山游击队纪念馆”陈列馆也有。笔者将巴山地区流传的《盼红军》(慢赶牛)与从当地民间艺人处采集的山歌《犀牛望月姐望郎》进行比较分析,后者较前者演唱方式、节奏等有较大变化,但是保留前者骨干音,且旋律感等基本一致。

当然还有许多红色歌曲在传播过程中,流变与融合使其源头模糊,形态各异。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曲与地方音乐在流变中融合,再以融合的形态流变,使得红色歌曲和地方音乐的“同宗性”显露、“户籍”模糊。彼地方音乐融入红色歌曲,并跟随红军的脚步在所到之处开展文艺宣传工作的同时,又与此地方音乐融合,产生更加丰富的变体。而红色歌曲成为音乐文化的传播者的同时,其交流与包容也使自身文化更加厚重。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曲历史与现状的调查研究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曲主要是指1932年至1935年产生并流传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用于宣传红军宗旨,拥护红军入川,反映群众疾苦,踊跃参加红军,歌颂军民友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