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军第四方面军放弃川陕苏区的原因

对于张国焘的评价,人们的观点往往被其后来的叛党行为所左右。但是,对于历史问题的研究,我们应采用客观的态度、辩证的方法,要把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张国焘放弃川陕苏区这件事,我比较同意后一种观点。我认为对于红四方面军撤出川陕根据地这一行为,不应该把责任完全推到张国焘身上,说成是其“右”倾主义所致,应该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策应红军的需要等方面来分析。

一、当时的形势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红军进行大规模的围剿,妄图在短时间内将红军消灭殆尽。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被迫撤离了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国民党军队一直对其进行围追堵截。在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几乎陷入绝境。遵义会议后,中央为了尽快改变不利的局面,发电报给四方面军要求派兵南进,策应中央红军北上。四方面军此时刚刚打破了六路围攻,虽然取得了胜利却也元气大伤。而蒋介石准备趁热打铁,趁着四方面军还没有喘息之时对其进行大规模的“川陕会剿”,将四方面军一网打尽。为了执行中央命令,四方面军组织了“广昭战役”试图占领广元、昭化两城后,一方面可以向甘南发展,一方面有利于牵制敌人、策应红军。但是,敌人凭险据守,四方面军久攻不下,只能放弃原定计划。在“广昭战役”打响的第二天,四方面军收到了中央红军第二封要求策应的电报,于是四方面军决定趁会剿没开始前,迅速集中主力西渡嘉陵江对中央红军进行策应。在主力开始渡江时,根据地内本来是留有一部分部队的,但是当四方面军主力渡过嘉陵江后,敌军便马上占领了川陕根据地的大部分面积。胡宗南部于三月二十八日占宁羌,王瓒绪部四月四日占南部、十六口占阆中,唐式遵部八口占南江、长池[1]P314。面对这种情况,张国焘下令将留守部队及后方机关转移到嘉陵江以西,同主力会合作战并非没有道理,一方面可以保存实力,不至于由于兵力分散而被敌人消灭,另一方面避免了四方面军在保卫根据地和策应红军中瞻前顾后、顾此失彼。

二、军事力量对比

从当时国共两党的军事力量来看,无论是部队人数还是武器装备双方相差都非常悬殊。中央红军在向四方面军发出请求配合的电报时,部队人数己由出发时的八万六千人减少到不足二万人。四方面军经过二年的发展虽然达到了八万人,但正规兵力也只有六万多人,两方面军加在一起也不过十万人。而仅仅蒋介石正在暗中策划的“川陕会剿”就有二十万人,随着中央红军的到来,蒋的嫡系部队也会随之而来,敌军的数量将成倍增长。此外,国民党军队武器精良且供应充足。他们不仅有自己的兵工厂,而且从德国进口了飞机、迫击炮、战防炮、高射机枪等先进武器,而四方面军使用的武器大多是从与四川军阀的战斗中缴获的,多数为土制品,而且,就是这种土制品也十分短缺。军事力量上的差距决定了四方面军要想成功渡江并策应红军,必须集中全部主力攻敌薄弱才有取胜的可能。而集中主力外线作战必定造成后方空虚,所以即使四方而军不主动撤离、根据地的存亡也是危在旦夕。

三、根据地内部情况

从当时四方面军自身的情况来分析。十个月的反六路围攻,固然以红军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告终,但川陕根据地的元气却受到了严重损伤。长年战争的消耗和破坏,加之张国焘推行第三次“左”倾路线,使川陕根据地到了民穷财尽的地步尽管党政机关全力以赴,投入医治战争创伤的中心任务中去,但短时间内难以收效,形势是严重的[l]P290。这一点徐向前元帅在其书中也谈到了,为了改变根据地无粮无兵源补充的状况,放弃根据地另谋发展也是无可厚非的。

THE END
打赏
海报
论红军第四方面军放弃川陕苏区的原因
川陕革命老区军事斗争示意图 川陕革命根据地又称川陕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一个重要根据地,它地处川陕两省交界的大巴山和米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