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应洞石窟

一、地址

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飞马村马鞍山西侧的半山腰

二、简介

左硐前庭深约20米,宽约5米,可容百人,后狭缝幽深,无人敢探访;右硐门较狭窄,硐内阴暗,岩燕及蝙蝠甚多,深不可测。

曾口镇飞马村
曾口镇飞马村

据传,硐前有一庙宇,名观音庙,首建于唐代,后毁于兵火。据右硐外侧石刻记载,清代中期复修过两次。

灵应硐(洞)的观音庙庙宇共四层,最早复修二层观音阁。嘉庆初年由僧人杨宗榜等筹建,阁内正中敬奉观音圣像,上刻“慈心广布”,右刻:“大慈悲莲座低眉怜众生沉沦孽海”,左刻:“诸弟子蒲团合掌乞菩萨渡出迷津”。光绪十四年在观音阁右壁刻灵祖神像,上书“望之俨然”,右书“观吾面蓝逞威风”,左书“手执金鞭巡善恶”。据山门刻记,自观音阁修建之后,香火旺盛,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朝山,香客如织。

顶层正中供奉“玉皇高上帝”神位。左右两边刻有三圣像(夫子、老君、佛),上书“三侯相帝”,反映了宗教融合和天帝至上的思想。

文化大革命中,灵应硐(洞)庙宇被毁,文物古迹遭受严重破坏。

1993年7月,戒僧杨明海筹集资金4万元,复修了观音阁,接着又筹资修复了三、四层。巴州区文管所等单位助资修建了山门外道路和凉亭,成为当地一大景观。1997年农历三月三日举行首届庙会,朝山祈福者达数百人,盛况空前,至今香火旺盛。

THE END
打赏
海报
灵应洞石窟
一、地址 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飞马村马鞍山西侧的半山腰 二、简介 左硐前庭深约20米,宽约5米,可容百人,后狭缝幽深,无人敢探访;右硐门较狭窄,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