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涔阳,字湖山,男,1905年出生于南江县兴马镇红岩观村一户富绅家庭。八岁开始读书,寒窗九年后,随父学中医.父亡,即拜何润生为师。
岳在行医中,以“济世活人”为主,遇到无钱的穷人,照常给以治疗。兴马乡舒家缘黄仕尧之子黄富成患重医,无钱就医,岳为之治愈,不收分文。渠县郑姓夫妻逃荒至兴马乡,生活困难,岳怜其苦,以物相助,将其子收为学徒。贫民张福文、胡治月,死后无钱安葬,岳捐资为之购衣棺。李仕彭,素与岳不睦,一次李突然患痢疾,多方诊治,均无效果,命在旦夕,不得已求岳诊治,岳不记前嫌,尽力诊治,不久痊愈,两家和好。
1952年,岳参加土地改革医疗队.在工作中积极热情,态度谦和,全力为病者服务,1953年4月,在达县中医进修班学习半年,后仍回兴马乡行医。岳带徒弟,总是诲人不倦。他说:“我总不能把医术带到棺材中去”。先后带徒弟20多人。1955年,他参加农村巡回医疗队,不怕吃苦,走乡串户,热心为农民治病。
1956年被吸收为全民所有制医生。先后在瓦池、大河、赶场医院工作。从1954年起,连续四届当选为县人民代表.1960年前后,农村急性肾炎、子宫脱垂和水肿病盛行。他认真研究,积极治疗,疗效显著.他还将治好的病例写成医案,在同行中交流。
1964年起,先后在南江县卫校,大河医院半农半医卫校任教员。讲课理论联系实标,深受学员欢迎。1971年调赶场区医院工作。在卫生局召开的一次中医座谈会上,献出很多秘验方,载入南江县卫生局编印的《老中医经验汇编》一书。
岳涔阳把医德寄于医术之中,他常说:“术精其德方显,德废而术焉好?”他年老时,还拜西医为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学术上,无门户之见。学中医,师古,但不泥古,守法度而不拘方。由于身患癌症,治疗无效,1976年病故。
(自:《南江县志》(1911-1984))
[…] 1、岳涔阳:老中医,名湖山,兴马乡红岩观村四井口人。先生生于清·光绪乙巳年(1905年)七月十六日,殁于公元1976年,岁次丙辰九月初二日,享年七十一岁。先生性刚直,不畏强谄富,常扶弱济贫;治医严谨,少邃于学,老赜于术,遑暇于书报之中,废寝仍感知识贫乏,不把经验据为己有,对同道者毫不封锁,对后学者,毫不保留。1950年参加“卫协会”,1951年冬参加土地改革工作团巡回医疗队,1953年参加达县地区进修班的学习,1954年调公立巡回组(后区医院)工作。自1954年起,以民主人士的身份,连任一、二、三、四届县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1954年至1964年间,先后至南江县卫校任教三年期。1965年6月,大河区医院成立半农半医卫校,任中医课。1976年,病危中,还参加县卫生局主编的《老中医经验汇编》一书的编写工作,将自己的特效药方贡献于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