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响滩镇历史上“草鞋之乡”的来历

由于打草鞋机具简单、技术单纯,原料丰富,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成本低,见效快,如果用火烘干的话当天就可以卖钱,学编的人一学就会,在此基础上,一传十,十传百,数十年间,响滩及周边的人都会生产草鞋了,从而形成了规模生产。

响滩生产的草鞋有两种类型:一是生产四股练编织线耳子和麻耳子草鞋。这种草鞋制作工艺要求高:草要锤的细,线条要匀称,板子要织的薄,股要松紧适度,表面和边子上要平整光滑,耳子要用白线或上等麻丝做成。鼻梁上安上白泡花,也有染色的。后跟用布包有的还安溜皮,令人穿上不滑、舒适。这种草鞋主要是拿到市场上销售。二是生产“水笆笼”草鞋,这种草鞋生产工艺粗糙,原材料不讲究,但很结实,晴雨天都适用,一般是供自己穿,当然偶然也有出售的,但价格要少些,所以这种草鞋生产的数量有限。

响滩户户人人都可以生产草鞋,所以规模很大。一些绅士、商人便用廉价把市场上的草鞋收起来,然后“发力”(俗语即雇人搬运)到秦巴汉中一带销售后,再用这笔钱从汉中买棉花运回,高价出售给群众,这些人两头营得,赚了不少钱,而成为该项业的“把头”。群众把这种行为,讽为“堰沟里放牛——两边吃”,这句讽刺话倒够形象、妥帖。当时有民谣说:“响滩街道分两台,逢场草鞋压断街。把头杀价心痛卖,免得背回当干柴。”响滩的大财主多是经宫草鞋致富的。

解放前,响滩草鞋市场销售良好,这农民农副收入也较稳定,但因农民赋税过重,生活仍然得不到保障。穷困程度日趋深化,故而社会上流传着:“打一尺,撬一寸,有了上顿无下顿”。“早也搓,晚也搓,还是没有米下锅。”的民谣。这些民谣是当时响滩人民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和对罪恶社会的血泪控诉。

新中国成立后,家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生活得到了改善,编织草鞋已不再是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从事草鞋生产的人少了。产量大幅度下降。当时供销部门为了发展这一传统工艺,进行了收购,运往省内外各地销售,所以这一工艺又有了一定的发展。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响滩每年运往外地的草鞋都在两万双以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用品日趋工业化、高档化,草鞋便被塑料凉鞋和皮凉鞋所替,穿谷草草鞋的人越来越少,打草鞋的人也就更少了。

THE END
打赏
海报
平昌县响滩镇历史上“草鞋之乡”的来历
平昌县响滩镇,是米仓山南麓的一个古老集镇,场镇大,商业繁荣,特别是当地居民用手工纺织的草鞋,不仅质量高而且产量也很大,它被远销到陕西和四川各地,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