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阳区三河镇人物——大力士邵传家
邵传家,恩阳河三河镇二大队一队人,生于1937年,身高一米六左右,体态结实。
邵传家五岁时,母亲离世,父亲一人担当起一家人哥哥、妹妹共4人的生活。生活的艰辛,练就他了一身超人的力气和特别能吃赖苦的精神。
他十岁就开始干活,13岁时,他和三河的成年背二哥何义普、何老二从渔溪往三河背盐。当时没有公路,近20公里的小路,爬坡上坎,背到三河一称,就有216斤半。其它人只背了一百三、四十斤。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本地交通不发达,无人经营煤炭,打铁需要煤,只得靠人到八九十里外的东河、嘉川去背。一次他和他叔邵经万去东河背碳。当时,他装了200斤,他叔装了120斤,走了一段,还不到一半的路,邵经万累得腰酸背疼,于是邵传家就从邵经万背篓里捡了一些装到自己的背篓里帮他背。就这样,走一段,捡一些,等到背回家称秤,邵经万背篓里的碳只有60斤,而他背的就有260斤,重量是邵经万的4倍还多20斤。背碳的路上,前几顿都是邵经万做饭,后来,邵传家见米不多,只有4斤,便要求自己做饭。他就把4斤米做成了稀饭。邵经万问他为什么不做成干饭,他说做成稀饭才能吃饱。
夏天,蚊虫多得晚上让人们往往难以入睡。小时候,他父亲对邵传家说“以后我们也学三庙沟那个汪世俊老爷老爷修一个三层高的碉楼,那三楼上没有蚊虫咬,而且凉快”。听了父亲的话,他时刻想着,有一天一定要修一座三楼高的碉楼。七十年代,他动员一家人,自己动手奠基筑墙。当时,别人修得房子只有一层,别人家的墙一尺厚,他家的墙一尺六寸厚。没有瓦,自己踩泥自己做。一天早上,他对自己的妻子说:“早上做八个人的饭,我请了八个人背瓦泥”。饭做好后,只有他一个在吃,妻子问:“你请的人都没有来,你就在吃了”。他说,“请的人不是在吃饭了吗”。后来,八个人的饭就被他一个人吃了,当天他就把八个人的活也干完了。其实,他根本就没去请人干活,而是怕吃不饱饭,编了一个谎言。
那时,当地盛行修土墙房,面石院坝,由于他的力气大,附近三河场、三庙沟、九镇乡、渔溪甚至青木乡的人,都请他去背石板。别人要四个人能抬的石板,他一个人就能 背走。
他编背篼也相当快。别人一天编个一个半,他一天能编两个半。
他挑粪用的木桶就是小黄桶,别人挑三担粪只能够抵得上他一担,本队有几口塘,别人没有担干过,只要他去担,一会儿就担干了。
他用的锄头足有一尺五寸长。
做得就吃得,他平常在家吃饭用的就是口径七八寸的小钵,食量是普通人的三四倍。
现年八十二岁的邵传家老人和老伴(77岁),还在家种了十多亩地,每年养十多头大肥猪。他身体硬朗,每天只吃午晚两顿饭,但每顿还能吃两斤干面做的面条或三斤大米的米饭、两斤肉,精神很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