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解放时的恩阳河
一、“小重庆”的由来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恩阳河(恩阳镇)不大,与远近场镇乃至县城相比也不算小。但它却声名远播,引入瞩目。关于它的繁荣,可以从一首民谣中找到佐证:
“通江河,南江河,好耍不过恩阳河。买不到的买得到,卖不脱的卖得脱。一四七,赶场天,帽儿鞋子都挤落。茶坊酒馆打涌堂,闹到天黑才煞各。”
恩阳河外有两条不算大但水量充沛的河交汇,可通大船。夏天洪水一发,河面变宽。看到那河水浩浩荡荡,船行如飞的美景,我和小朋友们曾模仿地理课本的语言调侃,说这会儿的恩阳河就是缩小了的“武汉三镇”。因为大小两条河都涨水,就使恩阳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模样:老场、新场(以恩阳中学为中心的一条大街)、中嘴和白云寺三大块,如同武汉市汉口、汉阳和武昌一样,是一种非常壮观的景象。
恩阳的大街小巷约有二三十条,大街连着小巷,这个小巷又与另一个小巷相通,蛛网似的一片。别看它就那么点大,外地人来此若无向导,钻进小巷老半天找不到路出来,就像陆逊进了八阵图一般。当时没有确切的户籍统计,我估计也就几千人不上万吧,可街上的人确实很多。大小店铺林立,人来人往繁荣异常。就这么一个场镇,就这么点人口,为什么会这么热闹?这就得说说其中一个决定性因素——外来人口,也就是流动人口。历史上任何城市的繁荣都可以归因于此,唐代的长安、宋代的临安都是由于商业的繁荣而不断壮大起来的。
当时恩阳的外来人流,大概有这么几拨:汉中人川运到巴中的土特产,要向四周发散,必经恩阳;通江南江下来的山货,要向南充方向运去,必经恩阳;南充仪陇到巴中方向的“盐贩子”必经恩阳;仪陇新政坝方向来的“牛贩子”必经恩阳;巴中往恩阳方向的买牛卖牛的农民必到恩阳(当时巴中县城只有猪市,没有牛市,而恩阳河猪市牛市都有。小时候看见给牛穿草鞋感到奇怪,听说是因为有的地方到恩阳买牛卖牛要走好几天,为了牛蹄不被磨坏就给牛穿上草鞋);大山里的木材要发往重庆,扎成木筏子趁涨水时放筏,陆地上买东西供船上筏上使用的采买人员必住恩阳:柴禾商人是恩阳河的常住客(恩阳场镇上的人生火煮饭用的燃料是木材,靠本地农民卖根本不够供应,于是有了南江正直坝船运柴禾到恩阳。船上装载的有将一两尺长的一二十根劈柴用竹篾捆起来的“捆捆柴”,有将碗日粗的木头劈成四五块用稻草捆成三块一把的“把儿柴”。每天都要在河边卸下几大堆,然后小贩们背去大街小巷叫卖)。这样一来,小小的恩阳河就大大地热闹起来。
恩阳的街道都是土路,小巷只有五六尺宽,大街稍宽一些。商家都有骑门的柜台,购物者站临街的一侧柜台外付钱取货。冷场天倒还从容,赶场天满街都是人,顾客被挤得东倒西歪,老板就只好站在板凳上往外递东西,真是有的挤掉了鞋子和帽子。到了晚上,全镇一片漆黑,只有个别人家挂个纸灯笼。但有一个地方例外,迴龙场(最大最热闹的一条街)却是灯火通明,因为这条街做生意的商家多,大都挂有灯笼。迷人的景象是街上大小卤菜摊一个连一个,好似一条长龙。摊子木架上放着一个大“掌盘”(长方形大木盘),插有一根铁棍,上面挂个陶制的茶壶样稍扁的器皿,壶嘴中伸出一根棉花做的芯,在壶里装进菜油,点燃棉花芯还比较明亮。掌盘中卤猪肉卤牛肉、卤鸡鸭兔肉堆成山,这些都是客商们的宵夜。酒馆里挤满了人,茶馆里也还有喝夜茶的,艺人在里面说书,说三国讲水浒,常常到深夜才完结。
上善若水
吾爱巴中@上善若水
匿名
吾爱巴中@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