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岳家镇人物——翰林余堃
清宣统二年(1910),十七岁的吴宓就读陕西三原宏道高等学堂,这是他最后一个学期在该学堂读书。他在宏道学堂丁班的成绩由开始的第一名,到毕业时则退居第三名。五月初,他听说外务部游美学务处通令各省提学使在当地招考“游美第二格学生”,陕西有六个名额。再仔细打听,西安已经考过,已录取四名,为叶声吕、王室藩、王久诚、马钟彝,还有两个虚悬的名额没有招满。为什么没有招满呢?进入清华学堂,并进而游美需要一定的英语基础。当时,陕西有英语基础的人并不多。提学使余堃认为,除了这四个学生外,大概再也找不出其他人了,便在全省广泛宣传此事,动员学子报考。在三原读书的吴宓知道这个消息时已经在事后了。虽然时间已过,但在宏道高等学堂就读的吴宓和其他几个学生还是跃跃欲试,觉得尚有可为,便联名起草呈文,请求余堃不要浪费名额,可否再补考一次。余堃见到呈文后,同意再进行一次补考。通过补考,吴宓最后考入了清华学堂。
余堃居金斗寨十年,除了捐资办学,还捐资办团练、救灾荒,并非一个归隐田园的闲人,而是继承了家父的遗志,不遗余力为乡民办实事。因其德高望重,岳家寺场周边的人无人敢为非作歹,盗贼亦不敢来岳家寺场添乱。岳家寺场秩序井然、人物久安。
余堃卒于民国十二年(1923),乡人祀之于社(专门祭祀余洁、余焕文的地方)。
余堃学问上师法宋儒,为人严厉不苟。工书法,兼善各体,字似钟繇、王羲之、颜真卿,富于变化。有《李英多墓表》等文及书法作品传世(平昌县龙岗寺海螺沟有其题联)。
余堃结庐金斗寨(今翰林院),在书房门额书“止止”二字,昭示辞官心迹。前一个“止”字,意思是做官到此为止,语出《庄子·养生主》“官知止而神欲行”;后一个“止”字,意为栖息,出自《后汉书·张俭传》“望门投止”典故,此处的意思是安居金斗寨。
THE END
0
打赏
海报
平昌县岳家镇人物——翰林余堃
余堃,字子厚,幼年性温,敏而好学。光绪乙酉(1885)举人——与胞兄余艮同年登贤书(中举)。光绪庚寅(1890)二甲第十七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八年……
共有 4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