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帮会——袍哥人家的江湖背影
三、如影随形 袍哥的江湖背影依稀可见
哥老会组织到了1949年底至1950年初,随着川东北各县解放,与四川其他地方一样,通过清匪反霸,政府对罪大恶极的袍哥头子作了镇压与处理,一般成员不加追究,对袍哥成员进行登记和教育,袍哥组织作为封建社团,自行解散,最终解体,退出历史舞台。
虽然袍哥组织不存在已有六七十年,却不能说对今天的四川各地已完全没有影响。我们撇开袍哥组织中糟粕的东西,有些内容已成为一种文化遗产被人们接受了,成为地域文化标志。以四川的方言词汇为例,袍哥无论清水、浑水,都有一套内部使用的“切口”(即隐语,俗称江湖黑话)。浑水袍哥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使用的切口还有少数至今保留在现在的方言词汇中,如“点水”(出卖同伙)、“划盘子”(毁人容貌)等。而清水袍哥由于人数众多,他们使用的不少“切口”在当时已不再是隐语而公开使用,逐渐成为通用的语言而保留在四川的方言中,如至今还在普遍使用的:“散眼子”(散漫无组织)“臊皮”(伤了面子)“乘火”(顶住)“天棒”(无法无天的人)“吃得通”(到处行得通)“抽底火”(揭露底细)“管火”(能起决定作用)“落教”(按规矩办事)“操社会”(在社会上拉帮结派)“扎起”(大力相助或袒护)“放黄”(失约)“打平伙”(共同分摊伙食钱)“肘起”(帮忙举荐)“吃欺头”(捡便宜)“扯地皮风”(散布流言)“提口袋”(掌管钱财)等等。
除开语言外,袍哥对四川的社会风尚、四川人的性格塑造等方面同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甚至在今天也能看到它的很多痕迹:
在社会风尚上,讲诚实守信,讲责任感、担当精神。如“认黄认教”(黄:信用;约定。认黄:按约定守信用。教:袍哥教规、规矩。认教:叫落教,即按袍哥规矩办事)。
在人的性格上,四川人性情忠勇耿直、仁义厚道有其影子。如“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我们说袍哥组织似乎有点黑社会的性质,也有点绿林好汉那种感觉,但主要还是江湖道义多。“是男人的,绝不姑到(意为蹲着)屙尿。”虽土俗,有对女人不尊意,但也体现一种豪气。
我们今天成立的各种民间社会组织,如行会、协会,同学会、战友会、乡友会等,与过去的帮会组织也有一点相通,自发性,民间性,有章程,能约束会内每个成员。虽不赌咒发誓,但明确权利和义务,大家要共同遵守。成员之间用现代一点的话说,要讲团结和谐,遵章守纪,按老话说,要讲江湖道义。规矩不存,组织不存,不守规矩,将被组织抛弃。
袍哥文化是在深厚的社会历史土壤中产生的,有久远的传统承袭,它弥漫的力量对社会和人有深刻的影响,物理性的绝对割裂不现实,要正确分析其产生原因,表现形式,社会影响,剃除潜存的袍哥、码头文化中江湖习气,将其积极性部分引导到新时代社会建设主流文化中,移风易俗,形成正能量。
形式上的袍哥组织已远,但袍哥的江湖背影却还是依稀可见,偶尔还会向我们回头一望,拨弄时下的生活。
(作者:阳云,来自:《巴中日报》)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