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道平昌段考察记:古道经行尽遗迹
从门垭子到石香炉,数公里古道掩埋在野草荆棘中,完全荒废,我们寸步难行。给我们带路的马鞍乡白岩村64岁的村民陈历周熟悉这一段道路。尽管他用长柄弯刀在前面砍伐野草荆棘,我们的衣裤仍不时被荆棘藤蔓牵挂拉扯,脸、手不时被划伤。陈历周相当于在重新为我们开辟一条新路。这一段古道,我们走了数小时,精疲力竭,历尽艰辛。陈历周说,十年前,这里是一条大路,畅通无阻,行人众多。自从马鞍到岩口的公路修通后,所有的人均走山下公路,不再走山上老路(古道)了。
学堂塆,以前办过私塾或建过学校,故名。这里梯田层层,农舍环列,人烟稠密。古道从农舍后的树林、竹林穿过。古道一侧的岩壁上有两处面积不大的题刻。一处是附近鹅鼻寺住持修路碑记,字迹漫漶,模糊不清,大致是某年修路几丈,某年又修路几丈,落款日期及住持姓名皆不可考;一处题刻人为地破坏,文字已无法辨认。这距离不远的两处题刻是了解古道历史最难得、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可是被毁坏了。
鹅鼻寺是一个五进堂的古老寺庙,当地村民说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古道从寺右经过,旁边是一棵高大挺拔的古柏,树龄不可考。从现存遗址看,第一进为石板铺的石坝;第二进厢房两侧,中间为钟鼓楼;第三进是正殿,福爷居中;第四进五进是观音殿。当地村民介绍,“文革”期间,平昌县川剧团演员曾在寺里演出样板戏。寺庙随后逐年被毁,1983年彻底毁掉。现在只留下一对威武的石狮在第二进门口及部分残存的石院墙。
《(民国)巴中县志》第四编《志余下(目三)·拾遗》:“鹅鼻寺,在县东三百里城隍庙场,系明龙吟院遗址。清提督张必禄添修,题有‘五百多一’(谓五百罗汉又多一个,此为尊称佛寺僧人有道行之意)四字额,书法秀润。”看来,鹅鼻寺确系明代建筑。
张必禄,号寿轩,字培斋,巴州太平乡人。清道光三年(1823),巴州太平乡划入绥定府太平县(今万源市),随家巴州州城(原巴中县委招待所处,驻地名“公保府”)。《(民国)巴中县志·乡贤》记载他“倜傥有略,由义勇出身,在四川、陕西、回疆、湖南、广东各处军营打仗出力,迭蒙保奏,赏给‘巴图鲁’名号,由专阃擢至提督,旋因年老,奉旨以原品休致在籍,视全俸。道光十三年、二十四年两次晋京召见,恩礼有加,奖以谋勇兼全。二十八年,宣宗升遐,必禄泣叩梓宫,文宗慰劳甚殷。咸丰元年七月回籍三日,奉旨授广西钦差大臣,督办军务,即日启程,八月抵广西界,中途遘病,犹同钦差郑祖琛筹商机宜,据鞍疾驰。甫至浔,大呼杀贼者再,遂瞑。郑钦使驰奏奉上,谕加太子太保衔,照提督例赐恤,复御赐祭文,予谥‘武壮’建传祠,二年葬于平梁城”。
鹅鼻寺正对面下方的十字路口,有一土地庙。促狭、破败。
核桃碥,因有核桃树,故名。古道平坦舒缓。
风斗(头)垭,因垭口一年四季风大,故名。此处是马鞍乡与岩口乡交界处。古道至此进入岩口地界。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