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汉城史实述略
明正德八年(1513)正月,鄢蓝余部喻思俸、王长子率兵200余,从昭化渡江,北攻阳平等地受阻,夜走黄坝,趋通江据险自守。被总兵时源包围,奋力突围,再次逃往陕西西乡山中,“越汉中三十六盘,至大巴山。官军追及,复大破之”(《明史?林俊传》),鄢蓝全军覆没。至此,鄢蓝之乱被平息,林俊因此“论功进右都御史”。
据清代道光《通江县志》记载:“武宗正德五年,贼蓝廷瑞等破通江,巡抚林俊讨平之,驻兵得汉城四载”。也就是说,从明正德五年(1510)二月,鄢蓝攻陷通江城,到明正德八年(1513),鄢蓝全军覆没,这期间巡抚林俊移兵得汉城,县衙门也迁到得汉城,且侨治于此达四年之久。“鄢蓝之乱”平息后,县衙才得以迁回旧治。
三、得汉城与白莲教起义
清仁宗嘉庆元年(1796),“湖北、四川、陕西白莲教徒焚香起兵,时征苗军兴,各地失业之民无以谋生,多投白莲教,势遂更炽。清政府分别剿击,此灭彼起”(柏杨著《中国历史年表》)。是年九月,“通江县则有冉文俦与其侄天元、天泗及王士虎、陈朝观、李彬、杨步青、蒲天宝、景英作乱于王家寨”(清?道光《通江县志》)。
嘉庆二年(1797),“达州徐天德,东乡(今宣汉)王三槐、冷天禄,巴州罗其清,通江冉文俦。天德、三槐等合陷东乡,踞张家观;其清踞方山坪,文俦窜王家寨,图据周家河,梗运道,且乘间与张家观合”(《清史稿?宜绵传》)。此时,四川地区共有白莲教军十余支,各有数千之众,“概以白巾裹首”,分别占据山区险要,筑垒防守。六月,“会襄阳贼齐王氏、姚之富、樊人杰等窜入四川,与徐、王二匪合屯开县南天洞,击破之,贼分走云阳、万县”(《清史稿?德楞泰传》)。襄阳白莲教由陕入川,与徐天德、王三槐等会合后,各路白莲教决定,按青、黄、蓝、白为号记,并设掌柜、元帅、先锋、总兵等职,确立各路教军的建制。九月,襄阳蓝号张汉朝经老官庙攻通江城,城陷,杀死县令涂陈策,烧毁县署、粮仓。
嘉庆三年(1798),在白莲教军声势日炽的情况下,为了抗击白莲教军的进攻,继任通江县令徐廷钰、董曾持等“暂迁治于县北得汉城”,并更名为“安辑寨”。“安辑”即“安民辑众”,有“上宿民父母,安辑自无偏。”(得汉城嘉庆壬戍石刻)之意。是时,清军在寨中接纳安置百姓,驻扎兵马,指挥剿击白莲教军。寨中“不但能屯官军之粮,抑又能阻流寇之路”(清?道光《通江县志》),还可安军保民,县令徐廷钰亲书“固国不以山溪险,成城全凭众志和”于得汉城南门之上,以励斗志。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