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汉城史实述略

得汉城位于通江县城东北的得汉山上,距离县城约百余里。

得汉城摩崖石刻
得汉城摩崖石刻

得汉山四周皆悬崖陡壁,高30余米,东临大通江河,南北皆深溪,“脉自火天山岗分支,东南下,长岭陡落,形如蜂腰……至此突起山峦,状似鹅头,四面峻壁,其上平衍,可容数万人”(民国吴世珍撰《续修通江县志稿》)。

相传,刘邦“王汉中”,招募賨人平定“三秦”,丞相萧何留守巴蜀,并以得汉城为根据地,储粮屯兵,“汉高帝据此以通饷道”(明?曹学佺著《蜀中名胜记》),击败西楚霸王,灭楚兴汉而得天下,故名。

得汉城因其险绝,素有“天铸一铜城”之誉。其地险扼秦蜀咽喉,“雄镇巴西”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从秦汉至宋元明清,从民国到红四方面军入川,它见证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几段极为重要的史实。

一、得汉城与元蒙寇蜀

十三世纪,被称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凭藉着强悍的蒙古骑兵,克西夏,灭金,败宋,降西域,铁蹄踏过俄罗斯,骄横不可一世。然而,踏遍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南征途中在四川地区受阻长达五十余年之久,使“先取全蜀,蜀平江南可定”的战略无法实现。宋开庆元年(1259)“七月,蒙古宪宗蒙哥卒于合州城下,大军北还,合州围解”(柏杨著《中国历史年表》)。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四川军民当时所以能抗御蒙古铁骑的进攻长达五十余年之久,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采取了“依山筑城,恃险拒守”的方针,构筑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如臂使指,气势联络”(《宋史?余玠传》)的山城防御体系。在这些山城中最著名的是“金堂的云顶城、蓬安的运山城、苍溪的大获城、通江的得汉城、奉节的白帝城、合川的钓鱼城、南充的青居城、剑阁的苦竹城。姚遂《中书左丞李忠宣公行状》(《元文类》卷四十九)载,元人称此八城为‘四川八柱’,并说自从余玠‘议弃平土’,筑垒城池,‘号为八柱,不战而自守矣’”(曾星翔著《得汉城与四川八柱》)。

得汉城作为“四川八柱”之一,在自然地理方面是符合四川制置使余玠“依山筑城、恃险拒守,以步制骑,建立山城防御体系”战略方针的。

其一,得汉城山势险峻,易守难攻,占有得天独厚的的战略位置和地形条件。得汉城在“万山中崛起堑岩,四面峭绝,独西南二径,凌险转折而上,诚一夫当关之势”(明?曹学佺著《蜀中名胜记》)

其二,得汉城“出泉,冬夏不竭……顶平数里,可以耕艺”(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永安乡志》也记载:“城内面积1500亩,耕地600亩……土壤肥沃,宜粮宜林”。这说明得汉城内面积广阔,水源充足,后勤保障条件较好。这在冷兵器时代,依恃山水之险,亦战亦耕,既可长期坚守,又不至于困死于山上。

其三,“得汉城东二十里山顶上有石城,周三里,相传三国时筑,谓之擂鼓城”(清?顾祖禹著《读史方舆纪要》),“擂鼓城,与得汉城对峙,巍然列嶂如屏……有警则击鼓相闻”(清?道光《通江县志》)。两城互为犄角,互相呼应,便于实行统一调度和指挥,有利于更为有效地防御和打击敌人。

THE END
打赏
海报
得汉城史实述略
得汉城位于通江县城东北的得汉山上,距离县城约百余里。 得汉城摩崖石刻 得汉山四周皆悬崖陡壁,高30余米,东临大通江河,南北皆深溪,“脉自火天山岗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