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川剧兴衰史略
正当通江川剧走向红火时,许尔昌因兼任福民联营社的经理,事务繁忙,而退出了川剧团的管理。现在,许尔昌先老先生仍记得《柳荫记》中梁山伯访友的片断,在通江县城书院街他的家中,老人家饶有兴趣地哼道:
“哎呀呀,祝贤弟。
你好亏心,你好负义;
负义忘恩……”
四、六七十年代通江川剧与时代的结合
1962年,川剧团按上级“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既演传统戏,也演现代川剧(戏)。他们排练的现代戏有《夺印》、《焦裕禄》等。
文化大革命初期,川剧团有50余人。上级要求:一边抓革命,一边搞生产。为顺应潮流,通江川剧团形成两派:一个是烈火战争队(保皇派),另一个是闯刀山(造反派)。当时,全国的文艺方针及特点是“一花独放”,演的都是革命样板戏。所以通江剧团就排练了《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沙家浜》等样板戏。结合当时的政治形势,川剧团积极配合政府中心工作。如1964年,为清理阶级队伍,剧团排练了《夺印》、《李双双》、《嘉陵怒涛》等现代戏;为颂扬英雄人物,剧团排练了《红岩》、《焦裕禄》、《水牢仇》等多台大型现代川剧。演出后,深受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1971年,通江川剧团更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大多数演员被安排到建筑社、搬运社、棉织厂、饮食服务公司等部门,也有人被分到机关和学校。
五、最后的辉煌
1978年,通江县恢复川剧团。县上又将原川剧团下放的部分演员招回。重组后,通江川剧团达60人左右。老演员周显志任财务股长,他只身到成都、苏州等地添置了不少服装道具。周显志回忆道:“当时,马刀、花枪、小生褶子在成都买。而蟒袍、簪饰只能在温州买。莫说温州那么远,就是到成都都要三天。”
那时的剧团主要是演样板戏,剧团还到襄渝铁路建修现场去演出,主要演出有《杜鹃山》、《五把钥匙》、《胭脂》、《十五贯》、《哑妇与姣妻》及取材于八一南昌起义的《红城枪声》。
1982年,由谭少伯创作的《殊途同归》、《夜归》等剧目参加了达县地区第五届戏剧节,每次都是获奖而归;他排练的传统川剧《乐羊子》还代表了达县地区到成都参加全省演出,主演徐孝林获三等奖。
1989年,经济搞活了,老百姓也富裕了,电视机在城区居民家普遍使用,营业性质的歌舞厅也多起来,老百姓的文化娱乐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川剧不再成为老百姓热衷的文化娱乐项目。
当时,财政体现也改革了,上面只拨付经费60%,自己挣40%。这时的通江川剧是大演大赔,小演小赔,不演不赔。举步维艰的通江川剧团只得适应社会,适应市场,改变经营方式。在经过阵痛之后,通江川剧团的剧场拆掉了观众椅,改建成了滑冰场,成了城区青少年的游乐场;舞台改建成了舞厅,成了中青年的社交、娱乐场地了。
(来自《巴中日报》)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