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川剧兴衰史略

二、毛浴戏班进县城

刚解放后的通江,百废待兴。老百姓在抓生产、搞建设的同时,对文化生活也有着强烈的需求。通江川剧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正式产生的。

1952年,毛浴镇龙一元的戏班子搬进了县城,演员夏润木、罗永霞、邓中明、喜和尚(唱小生)、李正法(唱生角)、覃阳生(唱小旦)、七根毛(演小丑)等都被请到城里来演出。由文艺积极分子许尔昌、王志平具体负责通江川剧团的组建工作。

当时,没有卖票,所以就没有收入。但这一班人要生存,怎么办?剧团决定下乡演出创收。第一站到的是涪阳乡。剧团演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当地老百姓一场接一场地看,剧团因此连演七天。一周后,剧团便到新场乡演出。下乡巡回演出结束回到县城后,县上将陈天进(原地下党员)调到川剧团任指导员。剧团里由陈天进管思想、管人事,许尔昌管经济。

三、五十年代通江川剧逐渐兴盛

1953年,通江川剧团又招了一批学生:胡天华、敖昌华、林登华、陈文碧等,这批学员在南充学习培训后,充实了通江的川剧队伍,全团演员已接近30个人,许多大型川剧《白蛇传》、《双花配》、《铡美案》陆续上演,演出地点在皂角树旁的大坝子,门票每张5分钱,每晚达千余人。许尔昌在取得了县文化馆馆长赵潘的支持后,又筹办了皮影戏和木偶戏两个班子。皮影戏班子仅三人,在城乡演了一年就没市场了,而瓦室人王和平领头的木偶戏班子演了七八年才解散。

1954年,通江川剧团开始在人民会场(地址为现歌舞团)排练演出,演出场子里一张长木椅坐5人,一横排刚好坐15人,全场总共能坐700多人。那时没有音响,演员们全凭嗓子吼。这里本是县委经常开会的地方,因演出需要,县上无偿给他们用。《水浒》、《大武艺》、《小武艺》、《薛刚反唐》、《粉妆楼》都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从巴中曲艺团请来的林登华,年轻貌美,她主要演闺门旦,很有名气。当时男人演女角的多,而她作为女性演女角,让人感觉更加真实、更动情。1958年,大炼钢铁,通江川剧团在铁溪上演《柳荫记》连演三场,观众都不满足。

当时,唱功很好的还有敖长华,她7岁开始表演,由于人小个子矮,每次是由大人抱到台子上去唱,一直唱到青年,应该是功底深厚。由于敖长华的舞台形象次于林登华,“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广大观众认为唯有林登华最优秀。

经过两三年的发展,通江川剧团成功排练有《柳荫记》、《耍水》、《葫芦丝》、《穆桂英打雁》、《秋江》、《思凡》,一批优秀作品调动了广大百姓对川剧的浓厚兴趣,也形成了通江县川剧事业的第一次高潮。为看演出,观众手提碳火笼子半夜起床排队买票。他们这个剧团属集体性质,自编节目,自筹生活费,卖出的门票由大家分,当然还抽出一部份去添置服装道具。1957年,为提高演员的业务水平,剧团派何光表、胡天华到南充读艺校。当时何光表在通江剧团学戏,攻花脸,师承邓九雷、金震雷。后来在重庆、达县等地川剧团担任主要演员兼编剧。1983年调到省川剧艺术研究院从事理论研究,并最终成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巴蜀奇才”、“剧坛全才”。

THE END
打赏
海报
通江川剧兴衰史略
自明末清初,川剧在经过长期的孕育后渐渐成熟,并迅速传播于广袤的巴山蜀水之间。在数百年的发展衍变中,形成了南北一体、五腔兼备、文野交融、雅俗共赏的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