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关渡乡的历史古建筑

巴中市巴州区关渡乡(现属于清江镇)早在五代后唐,就有邓、殷、李、程四姓的先民到此繁衍生息。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是:天井村的邓家祠堂、邓家大院、小坝村的殷家大院、灵江桥村的李家大院、水井村的程家祠堂、真武村张家大院。分别如下:

一、天井村的邓家祠堂

天井村的邓家祠堂,建成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季春月十九日。房屋造型别致,堂屋正房厢房形成三叠,高低错落有致,正堂屋上翘角飞檐,穿木斗拱,房梁彩绘、墨笔题款清晰可见,四根大柱撑起房檐檩子,壮观别致。

天井村的邓家祠堂
天井村的邓家祠堂

二、天井村邓家大院

1887年动工修建,历经两代人,费时8年,1895年建成。长七间,四亮柱,三合院,左右横房各三间,右横房内布置了天井,堂屋内设神龛三级邓氏祖先牌位1967年破“四旧”时拆除,室内花园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拆,其余整体格局完好无损,厢房之下如今还多建了房屋。堂屋大门挂有邓元有六十大寿之寿匾,上书“齐眉笃庆”四个鎏金大字(寿匾于1967年破四旧毁坏无存),足见当年邓家人兴财旺。如今邓家大院保存完好,特别是“大跃进”时期写在三面墙上的标语依旧醒目,正面有“水肥土种,力保公管”,两侧有“鼓足冲天干劲,彻底突破万斤关”和“贯彻八字宪法,保质保数质量好”,这些标语都展现了中国农村的特殊历史。

三、小坝村的殷家大院

家大院位于小坝村一社,三合院式,保存较为完好,为清光绪时期举人殷达中所建,房屋高大雄伟,堂屋梁担上的彩绘至今仍清晰可见。殷达中为官清廉,忠慈孝道,在光绪九年,朝廷赏花补翎,御赐“德垂后裔”匾额悬挂于殷家大院堂屋神壁上方,因“文革”破四旧被毁。为纪念先辈功德,殷氏子孙仿造了“德垂后裔”的匾补挂在堂屋。

殷达中还出资在大河东溪沟办学,造福一方,因殷达中为官清廉,忠慈孝道,在光绪九年,朝廷赏花补翎,御赐“德垂后裔”匾额悬挂于殷家大院堂屋神壁上方,可惜在文革时被毁。为了纪念先辈功德,殷氏子孙仿造了“德垂后裔”的匾补挂在堂屋里.

“德垂后裔”匾
“德垂后裔”匾

殷氏子孙中殷正书是早期的共产党员、红军战士,曾就读于延安抗大,解放后,就职于达县地区公安处。

四、灵江桥村的李家大院

修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精美,布局合理。整个大院占地约900平方米,属四合院,两边设计内天井,正堂屋房上的横梁花纹精雕细琢、手艺精湛。李家大院的木雕门窗都有镂空图案,正对面岩墙和楼门由清一色的石板铺砌而成,传统工具大都也在。1949年以后曾在李家大院成立管区委员会(1959年-1962年),还在此大院办过食堂。“文化大革命”“四清运动”时李家大院又作为各种群众性文艺娱乐和文化宣传的教育基地。据史料记载,李成恩是李家大院的第一任主人,李成恩是当年慈禧太后的护驾大臣,人呼“李榜眼”。李家大院原由佘敏松修造,由佘必昌之孙佘奇三继承,后因佘奇三抽鸦片败了家业,转手将这座精美的大院卖给了通江杨柏乡七星村李成恩, 李成恩买来后由侄儿李腾明催收关渡这方的租金,李腾明把收来的租金用于赌博挥霍,输光了租金。李成恩之子李冰如膝下无子,抱养了他大姨夫许家的大儿子承嗣,取名李腾江,李腾江之孙现在在南充十中教书。

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

当时有佃户李章明、李章晴、李章焕因租种李成恩的田地而住在李家大院,李成恩就吩咐侄儿李腾明催收李家大院的租金。1949年后,李家大院分给了这些佃户居住。1951年,土地革命时期,灵江桥村成立了管委会,管委会机构设在李家大院,大院墙上还保存着当时的宣传标语。

五、水井村的程家祠堂

如今的程家祠堂由程重建修建,程重建行武出身,是清光绪年间陕西西安的知府,也是程氏家族中最有名望的人。程重建曾带领军队驻扎在灵江桥村的山上,此地现名为“程家大营”,他命人在程家大营修建了程氏家族祠堂,如今的程家祠堂门口还有两根双斗桅杆、一对石狮。程家祠堂外坝及修建时的石刻碑文、族规、程氏辈序都还保存完好。程重建死后葬于程家大营,其墓地、墓碑基本保存完好,墓碑上雕刻内容丰富,对于研究清代雕刻工艺和研究清代巴中地区丧葬文化提供了较为珍贵的实物佐证资料。

程家祠堂的石狮
程家祠堂的石狮

六、武村张家大院

张家大院位于真武村一社。此房为民国初年张质朴所建。房屋整体高大气派,三合院式。最有特色的是转角左右对称的两道门,在关渡乡仅此一例。门框一改过去的方形,变为园林式的拱形,而且是双扇对开,(一般都为单扇)。

真武村张家大院
真武村张家大院

堂屋两边板壁上的窗棂一样富有特色。纯手工镂空雕刻。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巴州区关渡乡的历史古建筑
巴中市巴州区关渡乡(现属于清江镇)早在五代后唐,就有邓、殷、李、程四姓的先民到此繁衍生息。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是:天井村的邓家祠堂、邓家大院、小坝……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