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南江高桥乡算命先生王怀跃

随着演员的一个亮相,台下的观众中顿时爆发出了疾风暴雨般的掌声。王怀跃伸长脖子扯起喉咙摇摆着脑袋帮腔的情景很是滑稽,好在经常和他一起演奏的几位街坊早已见惯不怪,否则还不知是否会笑出尿来。

演出刚一结束,王怀跃就将堂鼓包好入库,然后照例一个人默默的走下戏台,一步一摇头地向自己那座位于俞家沱上面的早已摇摇欲坠的茅屋走去。他清楚自己的身份,更明白还能够在唱戏时打鼓帮腔,并不是自己水平有多高人家离不开你,而是人家没有太在意他头上那顶“坏分子”帽子而已。

王怀跃是土生土长的神潭溪人。虽然自幼身体羸弱好在家境尚可,小时候并无衣衫饭食之虞。六七岁时,王怀跃的小脑袋因为一场高烧而开始不停地左右摆动,开始父母以为过些时日便会好转所以并未太在意,几个月后发现孩子脑袋摇摆不但没有停止的迹象反而比先前更加严重才被迫到处求医。几年下来耗费了家中不少积蓄可王怀跃的脑袋照摆不停,父母也只能无奈地叹息。

为了日后能自食其力,十岁上下父母将王怀跃送进了私塾。因为摇头,王怀跃常常受到同学的讥笑,于是他对读书也就没有什么兴趣,可先生的一本老黄历却在不经意中改变了王怀跃日后的人生。

开始不过是被黄历书上稀奇古怪的图画吸引,随后却对天干地支纪年甲子阴阳轮回发生了兴趣,书中五行相生相克的解释和地支属相的关系更是让王怀跃欲罢不能。发现了学生的兴趣,先生不仅没有阻拦反而时时点拨处处启发,把自己知道的有关命理八字玄关风水等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学生。

从此王怀跃不再在意同学的嘲笑,天天抱着黄历反复研读,几年下来虽然并未接纳先生的全部传授,但替人算命合八字已经绰绰有余了。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初,是神潭溪的川剧高潮期,为此还专门建有一座戏楼,楼上是演出舞台,楼下是业余戏班子的排练和议事场所。那些年几乎每个当场天的晚上都会在戏楼里演川剧,而当时是每三天当一个场。自从56年在戏楼旁边建了三合泥坝修了新戏楼,为了区别那座戏楼便被街道居民们称为“老戏楼”。王怀跃读书的时候,私塾学校是设在水井旁的“万寿宫”里。这座万寿宫是清嘉庆年间从江西陆续来到神潭溪的刘、江(经考证江曾经为姜所误)和韦姓等江西后裔集资修建的“江西会馆”,52年为了维修乡小学校而拆除。私塾和戏楼不过隔着两道石梯,于是一些喜欢川剧的学生便常常借机跑到戏楼去看戏班子排练。王怀跃也是其中之一,一有机会就跑下去与唱戏的敲锣打鼓拉胡琴的厮混在一起。

剧团的老鼓师是巴中恩阳人,见王怀跃小小年纪得了摆头病很是同情,一来二去俩人便成了忘年交。从此,王怀跃又多了一个打鼓的爱好。发现儿子迷上了算命打鼓,父母不仅着急更是伤心。早年间,戏子算命子都属于下九流,不到饿死人的地步父母是断不会让儿女堕入其中的。可无论父母如何威逼利诱都没能让王怀跃有所回头。几年下来王怀跃不仅能登台打鼓帮腔,居然还有人找上门来请他算命合八字了。随着年龄的老去,家境也每况愈下,父母就只能听之任之了。

THE END
打赏
海报
旧时南江高桥乡算命先生王怀跃
王怀跃不仅算命合八字收摸摸嚇还打鼓帮腔。算命是他的生活依靠也是他命运多舛的根源;打鼓帮腔虽说只是业余爱好,但对他生活产生的影响并不亚于前者。因为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