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上)

晏阳初还为华工们创办了《华工周报》,并定期举行华工征文比赛。他注意将爱国情绪注入工作中,如报道关于胶东问题的中日密约,就激起华工们极大的爱国热情。华工郃魁义将在法做工的积蓄550法郎全数捐献给我驻巴黎和会代表并嘱转交政府;郑书田念我国势不振,特捐30法郎作振兴工业用。许多地方的华工先后设立爱国自治会或救国储金团,按时捐款,以救济湖南、直隶各省灾民。由于《华工周报》带有浓厚的民族意识,英法军方时加阻挠,甚至勒令停刊。晏阳初巧与周旋,照印不辍。

在华工教育中,晏阳初进一步认识到,世间最宝贵的资源不是金矿银矿而是“脑矿”,而世界上最大的“脑矿”资源在中国。这最大的“脑矿”一旦被开发,将会把人类导入一个新时代。但是,中国旧教育培养出来的士大夫阶层只习惯于在故纸堆中唯唔苦读或不切实际地高谈阔论,甚至只贪图荣华富贵,而视人民为草芥。他们不了解人民的疾苦,更不了解、不相信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潜力,同样是一种愚昧无知,是“民盲”。面对“文盲”和“民盲”这两种社会病态,晏阳初矢志归国后毕身从事平民教育,提高平民的知识水平,开知识分子为平民服务的新风气。

1919年秋,晏旧初重返美国,在普林斯顿大学继续深造,1年后完成学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20年7月他搭乘“俄罗斯皇后号”海轮回到了风雨如磐[pán]的故国。适闻母病,先回四川省亲。此时父亲与长兄已先后去世。母亲见阔别8年的游子归来,悲喜交加。当她听到儿子立志献身平民教育的抱负后,立予支持说:“我虽年迈体弱,却不愿你留恋故乡。中华男儿,应多为国家效力”!晏阳初索知母亲深明大义,白己每次出门远游,母亲总是叮嘱勿使想家,然而事后悄悄痛哭一场。他懂得“忠孝不能两全”,只能“移孝作忠”,努力为国为民多作贡献了。

稍后,晏阳初到了上海,在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余日章支持下,设立并主持了该会平民教育科的工作。他从1922年春开始,共用1年多时间,游历19省,进行了一次有关平民现状、平民学校、平民生活的全面考察。他认为,中国人害了3种病:“瞎”、“聋”、“哑”,即指国民绝大多数不识字,不能读书看报,不知社会形势,只是日复一日默默地生活着。与此同时,晏阳初着手以长沙、烟台、嘉兴作为华中、华北和华东的代表进行平民教育实验。他的做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1923年,在社会各界人士的赞助下,以“除文盲,做新民”为宗旨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宣告成立。前国务总理熊希龄的失人朱其慧任董事长,陶行知任董事会书记,晏阳初任总干事,主持总会的日常工作。至此,平民教育运动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1925年7月,太平洋国民讨论会第一次会议在夏成夷举行,晏阳初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中国的建设力量—平民教育”的演讲,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赞誊。檀香山华侨以此为荣,纷纷捐助,其后又得到美国各界人士的捐款达50万美元。这次大会对于平民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及其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作者:夏辉映 宋恩荣,原载《人物》杂志1989年第3期)

THE END
打赏
海报
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上)
一、少年之志在澄清天下 晏阳初1890年生于四川省巴中县一个世代书香家庭,乳名兴复,字阳初,取旭日东升之意。父美堂先生是塾师,兼行中医以济乡邻。母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