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上)
二、再穷也不为钱卑躬屈膝
晏阳初在保宁府结业之后,应聘到成都一中任英文教师。后来又应外籍传教士史文轩之请到成都铺仁学社任副主任。史氏看到晏阳初德才兼备,志存高远,遂建议并资助他到香港上大学继续深造。
1912年末,晏阳初告别了生于兹,长于兹的巴蜀僻壤,来到被世人誉为“东方之珠”的香港。
然而晏阳初在家乡所受的教育,较之香港名校尚差一段距离。于是他先进入圣德芬学校补修一个时期的高中课程。此校学生多是来自香港和马来半岛的富家子弟,一般均受过良好教育,将来准备考入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深造。相形之下,晏阳初显得十分寒碜[hán chen],加上初来异地,不服水土,经常拉肚子,弄得身体日渐消瘦,晏阳初克服困难、目不窥园,心无二致,一学期倏忽过去,他的考试成绩居然领先群俦。在暑假里,其他同学都回家消夏,而晏阳初却拿了白已省吃俭用所积蓄的12元钱到处求教,这样晏的成绩更是锦上添花。同年9月,香港大学举行招生考一试,晏阳初毅然报名。不几天,香港大学校长索特将晏阳初叫到他的办公室说:晏阳初,你考了第一,恭喜你!新生状元,可得英皇爱德华第七奖学金,共1600元。”1600元,在当时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晏阳初做梦也不曾想到。他先是吃惊,后是欢喜,但校长继续说:“不过这奖学金有一条款,得奖人必须是英国属民。你愿意做英国属民吗?”这有如给晏阳初当头浇了一瓢冷水。他义愤填膺,当即摇头对校长说:“这对一个中国人来说,代价太高了!我不能以放弃我的国籍作为交换条件来获得这笔奖学金!”说完转身走出了校长办公室。
这件事很快在港大传开,许多中国国籍学生举行活动,抗议这种不公平待遇。副校长爱理锷爵士也深表同情,但他本人无权更改条款,只得亲自到北京晋见袁世凯,请专设一笔中国籍学生奖学金。袁允其求,同意设立“袁世凯奖学金”。但公函往返,时日悠长,两年之后才告成功,而此时晏阳初已准备启程前往美国深造了。晏阳初后来不无感慨地说:“当年袁世凯,赫赫有名,大家都希望他能做拯救中华民族的华盛顿。谁知道他想做皇帝呢!未沾其‘惠’,真是万幸!”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