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上)
一、少年之志在澄清天下
晏阳初1890年生于四川省巴中县一个世代书香家庭,乳名兴复,字阳初,取旭日东升之意。父美堂先生是塾师,兼行中医以济乡邻。母吴姓,持家勤俭,教子严明,时常告诫孩子们要善于约束自己,遇事不可任性。即便对7个子女中最小的阳初也不溺爱。
有一次晏阳初到庙宇去看戏,正伫立欣赏,忽被人推了一个趔趄。他回转身,见一个年龄相仿的孩子正在得意嘻笑,不由怒从心头起,挥手就将这个孩子打得哇哇大哭起来。他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母亲绝不会轻饶,一时不敢回家,待到深夜才偷回自己卧室蒙头睡觉。不料母亲左手提灯,右手执鞭,揭开被子就是一阵痛打。晏阳初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慈父严母的家庭之中。
晏阳初5岁入塾学,启蒙老师就是其父美堂先生。在父亲的指导下,晏阳初熟读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尤其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君为轻”等民本思想感铭甚深。他非常喜欢父亲常书写的一幅联语:“胸无块垒心常泰,腹有诗书气自雄。”认为应当首先做一个正正当当的人,然后饱读诗书,以待将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时,晏阳初的理想是长成之后,安邦济世,显亲扬名。
义和团运功失败之后,清廷为缓和民意,宣布推行新政,其中一项教育上的举措,即命令各省州县将书院改设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洋。晏阳初的父母意识到国家有改弦易辙的必要,遂鼓励晏阳初去上西学堂。
1903年晏阳初在长兄春霖的陪伴下,到400里外的保宁府,进入洋教士办的西学堂就读。他在这里肄习英文、算学、历史、地理、化学等科门,知识日进。同时深受基督教精神熏陶,心中早已播下的修齐治平的种子日益成长、坚挺起来。
THE END
0
打赏
海报
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上)
一、少年之志在澄清天下
晏阳初1890年生于四川省巴中县一个世代书香家庭,乳名兴复,字阳初,取旭日东升之意。父美堂先生是塾师,兼行中医以济乡邻。母吴……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