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巴州荔枝道
(二)
清道光13年版“巴州志校注.物产”载: “《群芳谱》:荔枝出岭南及巴中”。《杨日升家谱》“废小宁州西有荔枝溪出荔枝,于立秋前后熟”。(见图1)
平昌处米仓山南麓,北纬31度,东经107度。是当今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潮湿季风气候区之一。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极端寒冷气候很少。80年代在白衣云梯村,发现剑齿象化石(现存县文物局),证明在远古时代,平昌是热带植物和生物的生存区域之一,唐代产荔枝的物候条件也是不可否认的。
荔枝乡场,位于平昌县江口镇王家沱(古称巴江。米仓古道由此去达州入川;水道下渠江汇嘉陵江的节点)东北方向7华里;距原达州辖地16华里。座于南宋抗元名柱小宁州(城)的山脚下。
出荔枝就在荔枝乡场的河(通江)对面名杨柳村。面对小宁州,背靠雨台山。这个村绝大部分人姓杨,而且村子是以杨柳多而命名的,数千年都叫杨柳坝。传说这里的杨柳,是当年种荔枝的乡民送荔枝去长安弄回来,一代一代繁殖下来的。到光绪末,这里曾老死过一根胸围有七尺多的杨柳树。那以后人口多了,农田多了,杨柳反而少了。但他们的先辈还记得“巴江柳”那首唐诗。
乡场上凡70岁以上的人都知道,场街后正对渡口(去杨柳村)有一株一尺围园、从不结果(气候变了,说是明朝时有人还想栽出荔枝)的荔枝树,可惜到1965年发特大洪水被冲走了。改革开放过后,村上组织人到县财政要了点钱,在合川买回荔枝苗子,栽活长大了还是不结果才毁坏了的。
当地还有个传说:南宋淳祐三年(1243),巴州知州向铨、铃辖谭渊(见《宋史.理宗纪三》),奉“四川总领”余玠之命,在荔枝溪下游(时约一里水路)的一处三面环水而突兀的山粱上修筑防卫城堡(因其在小宁滩拐弯处,被命名为“小宁州”。今城墙、城门、题刻仍保存完整),工程历时5年,尤其是取砌巨石时,对兵士、民工造成了很多伤害。为治好伤痛,谭渊在民间探得一个方子——用荔枝根捣细包扎或煎水洗患处。杨柳村的民众听说荔枝根可以治生伤,就把自家田坎上有几十年(已进入严寒期)不结果的荔枝树砍了,送到小宁山去,解决了兵荒马乱的医药急需。到元兵攻破合川,余玠气死了,向铨、谭 渊也战死死了,小宁城上的守兵仍然在坚守,直到元朝建国30多年后,小宁城才归顺元朝统治(见《平昌政务资料长编》)。所以说荔枝(含根、核)不但是一种高贵的水果,而且其药用价值同样也不可低估。
本段文字已经说明的问题是:平昌的荔枝溪在唐朝确实产荔枝。至于送往长安还相当新鲜的荔枝,原本就是这里产的?或者是从涪州过来在此添补损失?史上都没有记载,笔者也不敢妄下结论。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