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勒登保巴中行迹考(下)

额勒登保此次入巴中,是从今广元市旺苍县南下,经苍溪县境入巴中市恩阳区境,再经巴州区境入通江县境、平昌县境,最后入万源市境内的阴背场,前往宣汉县境。这是他第二次途经阴背场。因遇雨,在此滞留二日。第一次经过该地是两月前,即七月二十一日,从宣汉县隘口方向来。

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八月,额勒登保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朝廷任命他为“经略”(自顺治至嘉庆年间,于重大军事行动时,特命亲信王公大臣为经略大臣,统帅数省官兵,负军政全权。地位高于督抚等封疆大吏。此职属于临时性职务,且以军事为主,事罢即撤),授领侍卫内大臣,补都统(清代武官从一品,与“将军”品级同)。除官复原职外,并以“经略”身份节制川、楚、陕、甘、豫五省军务,全权指挥参与平乱的将领会剿白莲教。这次在巴州,于九月二十四日接到从北京专门送来的“经略”印。接印前后,额勒登保在巴州共驻留一周时间。

嘉庆帝亲政后,针对平教乱的各路军马无所统属,将领各怀私心、争功诿过之事不断发生的现象,授原总统四川军务的勒保为经略大臣,赐以印信,规定所有各路带兵大臣及陕西、湖北、河南督抚等悉受节制,“以一事权”。嘉庆帝令勒保“带领重兵,或于川省,或于陕西,择扼要适中之地,居中调度,统摄各路”。为了赋予勒保更大的权威,嘉庆帝还给勒保对不尊军令、贻误重大军情者,“一面拿究,一面具奏”的特权。在任命勒保为经略大臣的同时,嘉庆帝授明亮、额勒登保为参赞大臣,“别领官军,各当一路”。被委以重任的勒保,制订了先筹川陕的用兵计划,坐镇四川,督率多路清军对白莲教徒围追堵截。时过半载,川省的白莲教徒不但没有被消灭,声势反而越剿越大。嘉庆帝迁怒于勒保。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七月,以“经略半载,莫展一筹”等罪名将勒保逮问治罪,其经略事务以将军明亮代之。不久,又以明亮行动迟延,将其免职。八月,以额勒登保代之。

“接印”一事,《(道光)巴州志》卷十《杂纪志·襄阳教匪齐王氏至巴州、苟文明坠岩、方山贼平段》如此记载:“九月,额勒登保受经略印于平梁城下,州守率义勇随营护解粮饷。”

平梁城位于巴州城西平梁镇境内。建于宋淳祐十一年(公元1251年),阻止从米仓道南下的元蒙军队。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白莲教徒毁坏巴州城,官吏军民以此为固御教徒。“州守”指田文煦,河南固始县人,举人出身,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代理(即署理)巴州知州。因平教乱有功,后正授为巴州知州。田文煦之前的州守为常发祥,河北滦县人,因平教乱以军功迁为四川按察司。

《(道光)巴州志》卷三《建置志(下)·古迹》:“接印台在州西八里大石坎。嘉庆四年参赞公额勒登保接经略印于此。知州刘毓瑶立碑纪之,州举人谢一鸣为记。盖虽近事,而平定祸乱,实仗公之神威也。”

大石坎位于巴州区平梁镇炮台村境内,即平梁城东门右侧山麓。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巴州代理知州刘毓瑶在此建“接印台”,立碑纪念额勒登保平定教乱、保巴州一方平安之事,嘉庆己卯(嘉庆二十四年,即公元1819年)举人谢一鸣[号芝兰,今平昌县土兴乡华山院人,曾撰《巴州志稿》。《(道光)巴州志》即根据其蓝本修撰而成]撰写碑文,作《接印台记》。谢一鸣文辞铺张、笔墨渲染,为额勒登保歌功颂德——“……有大将军额者,胸罗甲兵,望高霍、卫,亲承庙算,统领貔貅,驻军于巴州。勒侯方击贼,随营送印适至于此。星驰电掣,前驱过也;雷厉风行,诸军合也;擐甲执兵,祖练明也。白羽荼也,赤羽火也,元常墨也,黄旄赭而青族蓝也。左提而右镇,后副而前协,肃队登坛,北面三觐九顿玉辞,然后受拜。旧帅撤幄,新帅誓师。军声之盛,节制之严,莫加于此。而平贼之功,亦基于此矣。……铸钟鼎而勒旂常,司勋固然,斯地可无记乎?不宁唯是,且使人民往来睹斯碑也,咸知天威之无远弗届,大将军之指麾如昨。……”碑今已不存,接印台遗迹亦废。

……(十一月)十六日,九十五里。土门。十七日,七十里。公王桥。十八日,七十里。九树木。十九日,一百里。彭家梁。二十日,七十五里。巫林。二十一日,七十里。官宦山。二十二日,一百二十里。官山。二十三日,七十五里。黄金桥。二十四日,一百二十里。三家坝。二十五日,住。二十六日,七十里。正子坝。二十七日,住。二十八日,八十五里。恩养河。二十九日,一百里。亭子岭,即马蹄山。……

THE END
打赏
海报
额勒登保巴中行迹考(下)
……(八月)初五日,五十里。杜家坪。通江属。初六日,住。初七日,六十里。竹峪关。通江属。初八日,住。初九日,九十里。洪口。初十日,一百里。蒿枝坪。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