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地区传统寿诞习俗简述

桃成为寿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吉祥物,除王母娘娘蟠桃会的神话外,民间还有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以桃为母亲献寿的传说。

相传,孙膑十八岁时离开家乡齐国,到千里之外的云梦山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这一去就是十二年。一天,孙膑猛然想起自己母亲八十岁寿诞将至,于是向老师鬼谷子请假回家给母亲祝寿。临行时,鬼谷子顺手从树上摘下一颗桃送给孙膑说:“你在外学艺,无法报答母亲养育之恩,把这颗桃拿回去给你的母亲养育之恩,把这颗桃拿回去给你的母亲祝寿吧。”

孙膑回到家时,家里正在大摆酒宴为老母亲祝寿,于是急忙拿出老师鬼谷子给的桃献给母亲:“今日告假回来,老师送我一颗桃孝敬母亲。”老母亲接过桃吃了一口说:“这桃比蜂蜜还甜。”桃还没吃完,母亲的容颜就变了。以前雪白的头发变成了如墨的青丝,昏老的双眼变得明亮了,掉了的牙又长了出来,脸上的皱纹也不见了,全家人非常高兴。

人们听说孙膑的母亲吃了桃变年轻了,也想让自己的父母健康长寿,便纷纷效仿孙膑,送鲜桃给父母祝寿。但是鲜桃的季节性强,于是人们在没有鲜桃的季节时,用面粉做成桃的形状给父母祝寿,此俗延续直今。

寿匾。寿匾指祝寿的匾额,一般为长方形,多用木制,匾面上题写褒扬或祝福性的文字,并通过一定的仪式,挂在门或墙的上部。匾文以四字居多,如“大德必寿”“日永椿庭”“中天婺焕),(‘椿萱并茂”等。寿匾内容一般分四部分:匾文(正文)、寿者名讳尊称、送匾人、送匾日期。

近几年,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了不少保存较完好的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寿匾,仅以通江县为例,慎录于后,与读者分享:

“杖国风度”匾(男寿)。此匾没有年款,题额为“四川保宁府通江县正堂加三级口口口口口口口”。

“福德兼优”匾(男寿)。上款“署四川保宁府巴州正堂”,下款“右给耆老成虎。嘉庆十六年辛未中浣吉旦。”

“荣扶玉杖”匾(男寿)。上款“钦加同衔特授四川保宁府通江县正堂加三级纪录五次尹为”,下款“右给长三甲耆民陈良荣。光绪拾叁年十二月望八日谷旦。”

“永庆遐龄”匾(男寿)。上款“特授四川保宁府通江县正堂加五级纪录十次蒋为”,下款“奉给二舅大人千秋。田思盛祝。道光十九年孟冬月吉且。”

“巾帼先生”匾(女寿)。上款“淑范姑母段府老安人七旬荣庆”,下款“大清光绪八年春三月上浣谷旦。”

“永享高年”匾(女寿)。有“皇清例诰淑范马府杨老宜人八旬晋五志美”题款。

“婺焕瑶池”匾(女寿)。上款为“口口知御赏戴花翎署理保宁府通江县补口口口补县正堂加三级口加一级口”,下款为“右给寿妇口杜氏准此。大清同治十四年岁次乙亥季夏月甘日。”

“德高寿永”匾(男女双寿)。上款“大齿德陈公字 良荣(安氏)大人六旬寿诞志禧”,下款“亲友仝赠。光绪二年岁次丙子季冬月下浣日。”

“极婺齐辉”匾(男女双寿)。上款“储君次章载德(淑范字宣三伏)老大(安)人千秋寿诞之禧”,下款“光绪辛丑年黄钟上浣谷旦。”

“偕老延禧”匾(男女双寿)。上款为“恭维大盛(淑)德李公(母)讳口口老大(孺)人双寿之禧”,下款为:“门婿朱仕华、朱仕庭,男鸿雁、鸿珠敬立。民国十二年五月初五日吉旦。”

(作者:彭从凯)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川东北地区传统寿诞习俗简述
人的一生从诞生礼开始,以丧葬礼结束。中间较大的程序化的礼俗还有成年礼、婚礼和寿礼。而寿礼所呈现出的地域特点更为明显,一乡之内不同风,一村之内不同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