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颜三墓(忠县严颜墓、蓬安严颜墓、巴中严颜墓)考论

一、忠县严颜墓

忠县之有严颜墓,最早见子苏轼的《严颜诗碑》。南宋王象之《舆地碑记目》载、东坡(严颜诗碑》云:

先主反刘璋,兵意颇不义。

孔明古豪杰,何以为此事。

刘璋固庸主,谁为死不二。

严于独何贤,谈笑傲砧几。

国亡君已执,嗟于死谁为。

何人刻石山,使我空涕淚。

《舆地纪胜》卷175在引载严颜与张飞事后称:“严颜张飞事多载于忠州,故忠州有张飞庙及严颜冢。祝穆《方舆胜览》卷61《名宦》载,“今临江县西南二十里有严太守祠,东坡严颜碑诗注云,在忠州”。到明朝曹学佺《蜀中名胜记》中《严颜诗碑》除苏轼这首诗外.还增加了苏辙的一首诗。诗云:

古碑残缺为可读,远人爱惜未思磨。

相传昔者严太守,刻石千岁字已讹。

严颜平生吾不记,独忆城破节最高。

被擒不辱古亦有,吾爱善折张飞豪。

军中生死何足怪,乘胜使气可若何。

砍头徐死子无怒,我包畏死如儿曹。

匹夫受戮或不避,所重壮气吞黄河。

临危闲暇有知此,览碑慷慨思横戈。

此诗自注亦云:“碑在忠州”。明人曹学佺还依据引忠州地方志,确定了具体位置,即“州西五十里。江中高阜,名唐土洲,有严颜墓碑及祠。”

可见,至迟到宋朝忠县确实有了严颜墓。忠州为什么会出现严颜墓呢?忠县在后汉为巴郡之临江县。建安中张飞溯江而上,与巴郡太守严颜交战临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历史文献却没点滴记载,因而很难说忠县与张飞、严颜交战事迹有何关系。正因为如此,宋以后的地理类书籍多将“义释严颜”系在重庆(或江州,或恭州,或渝州)之巴县下,如欧阳忞《舆地广记》卷33就把张飞与严颜的事系在恭州巴县下。

忠县之有严颜墓实源于唐朝临州改忠州。《旧唐书·地理志》载:“贞观八年,改临州为忠州。天宝元年,改为南宾郡。乾元元年,复为忠州。”至于为什么以“忠”为州名,两《唐书》皆无记载。后世却出现了两种不同说法:其一,以忠信怀柔边民。《太平寰宇记》卷149载:“贞观八年改临州为忠州,以地巴边徽意怀忠信为名。”可见,此地为偏远的巴区,以忠为名意在劝导边民,并非与某个具体历史人物相关。其二,以褒扬忠义。《舆地纪胜》称:“忠州以严颜之忠而名州。”《蜀中名胜记》引《郡国志》亦云:“隋置临州。贞观始改忠州。忠州之名以巴曼子,或云严颜。”即是为了表彰巴蔓子或严颜。忠州人自然持此说,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更倾向于严颜。因为随着宋元三国历史戏剧、平话、小说的大量涌现.尤其是《三国演义》的问世,严颜感人肺腑的事迹,已是众人皆知。于是,忠县人便在“忠”字上做起严颜的文章,把唐朝“改临州为忠州”与“追赠严颜为忠州刺史”联系起来,把忠州改名曰“忠”视为表彰严颜的忠义。就这样,严颇墓在唐宋间悄然出现了。实际上,追赠严颜为忠州刺史并不见于唐代文献。

明清时期,忠州的严颜遗迹除严颜墓、严颜祠、严颜碑外又添加了严颜桥,这些备见于同治《直隶忠州志》。《蜀中名胜记》卷9载“今临江县西南二十里有严太守碑及祠”。此碑即万历年间知忠州尹愉“重修”严颜墓时所立的墓碑。道光中此碑尚有“汉严”二字可以考识。道光五年知州吴友篪[chí]“捐钱五十缗[mín],封其墓,立碑以记之”。吴友虎篪篇《重修严将军墓记》除强调忠州因严颜而得名外,还抛出了忠县有严颜墓的一个新理由,即忠州是严颜的故里,所谓“忠为将军故里,生于斯,讵必哭于斯?……惟州南二十里将军溪有严将军墓在焉,溪以将军传”。并在“巴州有严将军墓,州民奉祀惟谨”的前提下提出了忠州有严颜墓的两种推侧:“或者严氏之祖若父葬于此,未可知也;或将军之子若孙奉衣冠葬于此也,亦未可知也。”

据熊笃《论巴渝文化十大系列》《重庆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严颜墓”在今忠县乌杨镇将军村”,“今墓无存”。

THE END
打赏
海报
严颜三墓(忠县严颜墓、蓬安严颜墓、巴中严颜墓)考论
“义释严颜”是一个千古传颂的动人故事。据《三国志·张飞传》载: 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茜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