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民歌散记
1957年的冬天,在莫斯科的“世界青年联欢会上”,一曲通江民歌《豆芽葱蒜叶》博得了来自世界各地观众的阵阵掌声。笔者于2006年秋在通江采访中知道了《豆芽葱蒜叶》和通江民歌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民间歌谣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奇葩。通江自西魏建县以来,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因建制较早,又是巴蜀通往古长安的要道,因此,通江历史上人杰地灵,文化事业繁荣昌盛。通江民歌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据史书载,早在秦汉之际,我地农民便有“隔山对歌”之风气,到了明清时代歌风更盛。一到农忙播种收割季节,田野里、山坡上到处山歌嘹亮。或一人自唱、或一问一答,众人帮腔,相互调侃,风趣幽默,气氛活跃。“山歌不唱冷秋秋,唱支山歌解忧愁,解得忧来解得愁,唱得河水倒转流;下田得把山歌唱,不唱山歌心头痒……”这便是此情此境的真实写照。于是,山上山下,歌声四起,此起彼和,响遏行云,尽日不休。巴山人民将劳动同娱乐巧妙地结合,用唱山歌来交流感情,消除疲劳,鼓舞士气,统一步调,才得使山歌能够从久远的年代传下来。通江民歌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全面搜集整理、编选人集。1982年,通江组织了部分中小学教师和公社文化干事在铁溪、永安、洪口、广纳四区用录音机收录民歌300首和唢呐曲牌22首。1984年3月,通江县又组织了300余人的业余采风队伍,主要有县文化干部黄定中、闫忠明、杜学锐、田明灿及招聘的36名区乡文化干事李培林、严肃、王光庭、向奇荣、高怀德、刘必孝等大量业余采风者走乡入户参加长达3年的民歌收集工作,共收集古今通江民歌6000余首。并于1988年4月从中精选1270余首出版了《通江民间歌谣资料集成》。通江民歌是红色通江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文化、地方语言、民族民俗的集中反映,是通江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一、通江民歌的种类
通江民歌之所以能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这足以证明通江民歌能真实反映广大劳动人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感情和意愿。
“劳动歌”应排在通江民歌的第一位,在过去不通公路的年代,通江人吃盐得从汉中用人工背运,《弯弯背架一张弓》便是巴山背二哥们苦中寻乐的生活体现—“弯弯背架一张弓,背起背架上汉中,你背起背架小心些,谨防啄个火鸡公。”一些边远山区肩担背磨的艰辛也有民歌来体现:“空山坝,錾子岩,婆娘女子穿草鞋;出门一声山歌子,进门一背块子柴。”“时政歌”主要反映社会状况---“长不过路,短不过年;松不过冒儿头,紧不过钱。”反映了旧社会穷人的困难状况。凡到山区农村参加过婚丧嫁聚的,都听过“仪式歌”——“风吹桂花朵朵香,我妈点灯进绣房,今夜点灯照小女,明夜点灯照空房。”这短短四句哭嫁歌深刻反映了嫁女之际母女的伤感。通江民歌中流传保存最多的是“情歌”——“看见贤妹就想唱,肝子巴在心子上;心想撒个拦河网,鱼儿还在滩口上。”反映旧时封建家庭不幸婚姻的民歌则有:“十七八岁到婆家,奴的丈夫是个奶娃娃,几时等到娃儿大,老了南瓜谢了花。”在通江民歌中,“历史传说歌”大部分都是颂扬华夏神州古名人——“栀子开花叶子黄,朝中要算哪个强,文官要数包文正,武官要数杨六郎。”;“儿歌”主要是大巴山妇女在看护孩子时唱的民谣---“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背笆篓;一背背到茶园头,莫割乖乖的小耳朵。”
在通江民歌中,长山歌、叙事歌之类的“小调”也是较为有地方特色的。《十想》是这样唱的:一想我爹娘,爹娘无主张,女儿长得这样大,怎不办嫁妆?二想我的婆,公婆本有错,男大女大两相合,怎不来接我?三想做媒的,骂你狗东西,奴家未曾得罪你,怎不把媒提?…
此歌描述了青春少女分别向爹娘、公婆、媒婆、哥妹、朋友等吐露心声,表达了未婚少女复杂的心怀,此歌用词巧妙,比喻恰当,通俗易懂,是流传民歌中质量上乘之一首。《十二月花》中要从正月唱到十二月,共48句,歌词主要通过时令的变化反映生产及家庭情况;“红军歌谣”是红色通江光辉革命史的有力见证---“通江苦,南江难。好不过那一九三三年,三三年,乾坤转,巴山来了**。”这首民歌对红军入川进入通江具体时间和人物都有证明作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