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军造币厂的建立和发展

三、转移于长征之前

1934年11月,红四方面军召开了清江渡会议,制定了依托老区,向甘南发展新区的“川陕甘计划”。红四方面军主力随即西移,15个团计数万红军集结于旺苍城附近。川陕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首脑机关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中共川陕省委、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等46个党政军机关进驻旺苍。一时间,旺苍坝成为川陕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中心。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在此部署指挥了广昭、陕南和强渡嘉陵江三大战役。小小古镇红歌飞扬,红旗招展,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红军城。

红四方面军造币厂也随之迁至旺苍黄洋镇烂槽沟。

黄洋镇位于旺苍中南部,离县城仅9公里,面积106平方公里。因以前居住黄、杨二姓人家而得名。境内有大规模溶洞群,形形色色的钟乳石千姿百态。早在1933年,红军就在这里设置了店子坝、烂槽里两个乡苏维埃政权。烂槽沟三面环山,一面临广巴要道,既方便交通又利于隐蔽,是一个安置红军造币厂的理想之地。

红四方面军造币厂在黄洋镇的厂区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坐西向东,四合院布局,建筑由门厅、正房、及南、北厢房组成。穿斗梁架,单檐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如今,尽管这里已是一排排崭新的农家小院,碧绿的阡陌稻菽,但从保存下来的旧址中,人们仍然可以看到当年红军夜以继日生产货币的历史遗迹。

红军造币厂从通江迁来后,工人们边安装,边生产,继续铸造银币、铜币,印制纸币和少量布币。银币、铜币车间和保管处设在烂槽沟杨家院子,纸币、布币车间设在张家大院。造币厂下属的生产股、制模股、修理股、生活管理股也设在张家大院和相邻的几个院子里。由于当时战争形势紧迫,工厂实行每日三班8小时轮班作业、超产得奖制度。仅4个月就赶造了银元2万多元、铜元1万多元,以及大量的纸币和布币。还仿制了相当数量的袁大头、孙小头及四川汉字银币,这些货币在川陕苏区广泛流通,彻底改变了当地自给自足的“实物经济”。

如今,在距旺苍30公里的“木门军事会议陈列馆”里,还珍藏着十分珍贵的红军货币。人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川陕苏区各种货币票面的设计和印刷,都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精湛的艺术价值。这些货币的票面上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字样,还有由锤子、镰刀组成的中国共产党党徽图案。布币、纸币壹圆券上,有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的头像。纸币叁圆券上,印有列宁的半身像,他身着黑呢西服,系红领带,左手拿讲话稿,右手挥动拳头。金属硬币上铸有“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土地归农民,政权归苏维埃”等文字和红旗、镰刀、斧头、五角星等图案。

据史料记载,这些图案是由时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的廖承志设计的。那时,28岁的廖承志正受张国焘左倾路线的排挤和打击。长征路上,廖承志由张国焘的警卫排押着,戴着手铐随红军行军,每到一个地方住下,就被关起来,卸下手铐他就书写标语、布告,或绘制地图和设计货币图案。有时候时间要求很急,他顾不上吃饭和睡觉,也要按时完成任务。共产党人这种革命的乐观主义,以及可贵的旷达胸怀,令参观者肃然起敬。

苍溪是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出发地,仅在苍溪县文管所收藏的红军布币就有1420余片、残损的布币数千片。这些布币有红、白、蓝3种颜色,分为壹串、贰串、叁串3个品种。布币的正面上方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字样,中间为镰刀、斧头、五角星、拳头组成的图案,下排注明“一九三三年”;背面是黑体美术字“增加工农生产,发展社会经济”字样。

1935年4月中旬,红四方面军造币厂随主力红军撤离旺苍,出发长征。造币厂的机器设备用了20多匹骡马拉到旺苍坝东河岸边,因不便转移,工人们只好将大部分机器沉到东河的亭子沱和马家渡的深潭中,只带走了较为新式的印钞套版。1935年七八月间,川陕苏区货币停止发行,红四方面军造币厂结束了她的历史使命。

(作者:何广华 何明圆 ,来自:《党史纵览》)

THE END
打赏
海报
红四方面军造币厂的建立和发展
1933年11月18日,为了广泛开展土地革命,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红四方面军造币厂(又称川陕省造币厂)在四川省通江城郊西寺成立,厂长由时任红四方面军总经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