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通江教育事业献身的罗北平
罗北平,四川省江安县安乐乡人,生于1938年10月8日,母父早亡,靠大姐供给读书。幼聪慧好学。小学,初中学习成绩均好。1952年考入重庆市一中(高中),既积极努力学习功课,又踊跃参加各项政治活动,曾被选为学生会副主席。高中毕业,学校拟推荐读清华大学,因受家庭出身限制未果。1955年秋,考入西南师范学院物理系。在学习上有广泛的爱好,既对理化有浓烈情趣,又喜欢文学,尤爱民间演唱,自编自演,从事宣传活动,先后任学院学生会学习部长与宣传部长。1959年秋,毕业后,调通江中学任教。
通江中学,1958年秋开始办高中,招收三个班;一班为两年制(称“跃进班”),二、三班为三年制(称“普通班”)。罗到通江中学时,正是高中班进入二年级阶段,任物理课,深入浅出,用自己生动的语言,讲清定律,定理及基本原理与概念,受到好评。据当时读书的学生回忆,有些老师讲课,照书上念,灌得学生打瞌睡。罗教课,有时以日常生活中的事实为例,有时打比方,有时联系文学作品上的情节来讲,课堂活跃。学得懂,记得住,给学生的印象深。
通江缺乏理化教师,长期以来形成一种风气,重文科轻理科。有了一批得力的理化教师,慢慢地改变了这种风气,学生开始重视理化了。“文化大革命”前,通江中学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1964年前后,连续三年,学生高考录取率逐年增加,高的有50%的。当然不是罗一人之力,干部,教师都是努了力的。
“文革”中,罗受到打击与迫害。一开始,就列为“三家村”的黑干将,兼之二姐在台湾,虽未公开点名批判,然而在内部是列为“黑线”人物的。“罗黑帮”这个名字,就是这时喊的。
1967年,通江出现了派性武斗。一会儿甲派斗乙派,一会儿乙派斗甲派,一会儿甲派掌权乙派下野,一会儿乙派掌权甲派进行“一锅端”时,罗被调到沙溪区盐井小学。当了“黑帮”后,虽然精神苦闷,然而在教学上还是积极努力的。1973年调永安中学,己患肝炎,身体消瘦,四肢无力,仍坚持“四认真”的原则,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1977年恢复高考,永安中学高考录取人数,竟与通江中学平分秋色,一个才招收高中生五六年的学校敢与办了十七八年的老牌中学抗衡。那年罗的物理教学考试,在地区名列前茅。事实说明,罗在教学上是一贯认真努力的。
共有 0 条评论